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八月初一,辰時。
&nsp; 截止七月底,越州諸暨縣境內,再無鼠疫病例發生。這標誌抗瘟成功,鼠疫成為過去,戒嚴完全解除。劫後餘生的百姓,紛紛跑野外慶祝,載歌載舞鑼鼓喧天,比過年還熱鬧。
&nsp; 工作人員也很興奮,加入百姓的狂歡,也是自己的狂歡。昨日房仁裕公文,欽差團隊商議,八月解除封鎖。這表示能回家了,是以七月二十九,武康犒賞三軍,飲馬浦陽江。縣衙大擺筵席,小弟歡聚一堂,興高采烈的推杯換盞。
&nsp; 經過一天準備,今天辰時三刻,民兵班師婺州。武康穿紫袍,神情莊重肅穆,走在隊伍前邊,後跟儀仗隊。民兵兩人並排,一個抱骨灰盒,一個抱靈位。
&nsp; 五十八民兵,十五太醫,為抗瘟事業,獻出寶貴生命。太醫都是北方人,打算交褚遂良處理;民兵是金華、義烏人,帶他們回婺州,交給家人安葬。
&nsp; 得到訊息的百姓,懷著感恩的心,自發過來送行。靜靜跟在隊伍後,排的長隊望不到邊,灑的紙錢飛舞滿天。所有人保持緘默,只有凌亂的腳步,蔓延的悲傷。
&nsp; 巳時三刻左右,來到婺州防線,欽差恭候多時。褚遂良和房仁裕,帶著折衝都尉,快步迎上前來。兩大佬發表重要講話,緬懷為國捐軀烈士,號召全體軍民,學習、發揚此大無畏精神。
&nsp; 政治作秀完畢,來些實際的,褚遂良宣讀聖諭:入諸暨抗瘟的民兵,免交三年“庸調”;因公殉職的民兵,家人免三年租庸調。所謂的租庸調,是唐初賦稅制度,以均田制為基礎。
&nsp; 徵收物件:十八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丁。所謂的調:每年絹二丈、綿三兩,摺合銅錢二百文;所謂的庸:每年徭役二十天,若國家不需服役,則交納六丈絹,摺合銅錢三百文;所謂的租:每年每男丁,交糧食兩斛。
&nsp; 庸調約銅錢半貫,五口之家省吃儉用,足夠全年花銷。殉職的民兵,全家所有男丁,三年不交任何賦稅,確實皇恩浩蕩。民兵感激涕零,紛紛向長安膜拜,給李九歌功頌德。
&nsp; 武康暗暗吐槽,還是原來配方,還是原來味道。永徽四年,婺州剿陳碩真叛亂,也是這種獎勵。不過著實不錯,家庭省半貫錢,最重要的是不服役。服役有風險,諸如修城牆、宮殿,都有生命危險。
&nsp; 歌功頌德完,簡單寒暄後,武康發號施令:太醫的骨灰、牌位,交給太醫令;吩咐於洪志,民兵就地解散;吩咐張柬之,與義烏、金華縣令配合,送陣亡將士回家。
&nsp; 得褚遂良首肯,房仁裕下令,揚州軍擂響戰鼓,夾道歡迎凱旋民兵。褚遂良居中,房仁裕在東,武康西邊陪同。三大佬昂首挺胸,走過儀仗隊,淨搞些形式主義。
&nsp; 軍隊後人山人海,是入越民兵的家屬,早就翹首以盼,到處是團聚的喜悅。婺州太太團也來了,崔小晴和狄嫂領隊,兩人都抱著孩子,急不可耐趕來。
&nsp; 褚遂良、房仁裕識趣離開,越州鼠疫已過,要處理善後事宜。揚州軍該返程了,畢竟多待一天,多份兒消耗。褚遂良安排太醫令,登記造冊殉職太醫,回中軍帳寫奏章。
&nsp; 太太團很強大,如煙、琴娘兩妾室...三個妾室。穿絲綢的魚玉貞,差點沒認出來,比穿道袍更嫵媚。這姑娘會來事兒,和主母打好了關係,懷裡抱著閨女鬧鬧。
&nsp; 小魚兒幫了大忙,四成鼠疫感染者,被她的偏方救活。武康打定主意,既然不影響家庭和諧,也別養在外邊了。反正我是四品官,法律允許納妾四個,不違法就行。
&nsp; 緊挨她的妙齡少女,應該是妹妹魚明澤,確實美豔動人,老狄挺有眼光。武康來了興趣,她跟在狄嫂身後,嫂子許她進門了?偷眼瞧身後,狄老西兒樂的合不攏嘴。
&nsp; 武康擠眉弄眼,戲謔瞟向狄嫂,得來鄙夷回應。自然不在意,接過玉貞懷裡的襁褓,看女兒熟睡的小臉,鼻孔吹出的泡泡。幾乎一瞬間,萌的心都化了,臉上洋溢傻笑。
&nsp; 婺州官員見禮,齊呼“參見金華夫人”。小晴虛榮心滿足,樂呵呵示意免禮。又有人參見,喊同樣口號,卻帶著濃濃鄙夷。是駱賓王的聲音,這就尷尬了,搞事兒的節奏?
&nsp; 狄仁傑劇烈咳嗽,掩飾怪異笑聲,武康老臉一紅。為免誤會加深,乾咳兩聲介紹:“這是駱觀光先生,我的首席幕僚。七歲被譽為‘江南神童’,咱們婺州的大才子,《詠鵝》的作者。”
&nsp; 崔小晴吃驚,趕緊見禮:“久聞駱先生大名,您七歲的大作,是鬧鬧的胎教詩。斗膽請先生應允,做我家西席,教授孩子學業。先生的家人,也都接來吧,暫住刺史府如何?”
&nsp; 滿滿的誠意,老駱很受用,客氣兩句應下。把家人接來也好,以後在婺州城生活,讓他們享清福。常年在外奔波,著實怠慢了老母,委屈了妻兒。
&nsp; 武康很開心,把鬧鬧交給玉貞,開始大放厥詞:“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我決定把刺史府花園,改造成幼兒園,聘請觀光兄、懷英和孟將兄,閒暇時教書育人。諸位同僚,都把孩子送過來,讓他們愉快的學習、玩耍。”
&nsp; 眾人欣然同意,交頭接耳美滋滋,忽的哭聲打破和諧。武康循聲望去,白髮老丈蹲地上,抱靈位嚎啕大哭。不用想也知道,殉職民兵的家屬。幾家歡喜幾家愁,確實見不得這個,吩咐張柬之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