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開局被活埋朱懷> 第二十六章:大明商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大明商業 (1 / 3)

朱安聞言,沉吟片刻,卻是說道:“就目前來說,陛下的制度,其實非常符合當前的情況。”

對於朱元璋的制定,朱安也不是全面的推翻,事實證明,從洪武元年開始,這些制度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恢復。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洪武二十年,大明的國力一直都是在穩健上升的緣故。

朱元璋聞言輕輕點頭,朱元璋不是聖人,看不到後世的發展,他看到的,便是在這制度下,平民的生活過得更好了。

日子都能過得下去,有條活路了。

“那便說說,可還有什麼不足之處。”朱元璋現在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開始認真和大孫討論自己定下的這套制度。

要知道這套制度從建立到完善,幾乎都是朱元璋一手設立的,除了馬皇后,幾乎沒有外人的參與。

“商稅。”朱安看著朱元璋,吐出了這兩個字。

頓時,朱元璋心中的想法,就開始變化。

“莫不是你想要提高商人的地位不成?”朱元璋的語氣,逐漸的拔高。

朱安繼續無視朱元璋的語氣,而是說道:“並非如此,而是要提高商人的稅收。”

“你給咱仔細說說。”

朱元璋頓時氣消,轉而有些迷惑的問道。

“商人的稅收,太低了,三十稅一,幾乎徵收不到什麼商稅,而且商人狡猾,用各種方法躲避商稅,這使得國庫缺少了一大筆的收入。”

朱安緩緩說道,如今商人的地位雖然低下,如同僕役,娼妓般。

但是手裡的銀子,那是真的不少,而且大明對於商業的徵收,並不系統。

畢竟這制度是朱元璋定下來的,而朱元璋可沒當過商人,對於一些貓膩根本不清楚。

這也導致商稅在整個大明國庫中,卻是一個極為大的漏洞。

朱元璋聽到朱安的話,卻是皺眉道:“一些商人,能有多少錢財,提高商稅,豈不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朱安聽到這話,頓感無語,這便是歷史的侷限性所帶來的目光。

“提高農稅,便是讓老百姓吃不起飯,提高商稅,怎麼就成了提高商人的地位呢。”

朱安對於這些面子工程,其實很是不能理解,要知道元以前,宋朝雖然內憂外患不斷,整體而言卻是繁榮昌盛。

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莫過於商業的繁榮和商稅的徵收。

宋朝的商稅其實也不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