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沈安榮知道孩子們一定會很高興,有它們保護孩子們簡直太好了。
“它們只是狐貍,剛有靈智,只是比普通的狐貍強一些而已。”
“已經很好,它們吃什麼?”
“我們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對外就說我們從天津買的吧!”
“好!一切聽小妹的。”現在沈安榮對安然只有敬重,沒有猜疑。
沈安榮帶著人去賣貨進貨,安然則帶著兩只狐貍開始搜刮美食,無心擔心食品新增劑什麼的,想吃什麼放心吃。
吃完狗不理的包子安然定了兩百個,看看招牌心想:你們的後代都把牌子做砸了,可惜了你們一代代的心血!這包子果然名不虛傳,肉香味濃,肥瘦相宜,麵皮松軟適度,帶著濃濃的面香,喝上一碗小米粥,吃兩口鹹菜,這般滋味太讓人記憶猶新,難以忘記。安然細細品味後依舊不敢保證能準確複製出包子。
“這回就看你們的了!”安然將兩只狐貍派出去,讓它們找位置,將包子製作過程拍攝下來,主要是餡料調變和麵皮的製作。包子面採用老面法制是一定的,用老面發面會根據一年四季溫度變化而變化老面的用量,這一點安然比誰都清楚。
她依舊最愛糯嘰嘰的炸糕,買了好幾箱子存起來,一個人一個味,即使她做的一樣好,但她就是喜歡這個味。
這時節正是海鮮最肥美的時候,一簍簍的梭子蟹肥的流油,安然盡情享受著海鮮美味,等沈安榮等人回來她會給他們留一盆享用。
這次來天津賣貨很順利,沈安榮也很高興,但他並不太喜歡濃重的海鮮味,安然笑他不懂美食。
沈安榮意識到一個問題“您好像非常喜歡吃。”
“是的,民間的美食不可辜負,難得有機會,我都不知道多少年沒吃過這些東西了。”這個大神她得裝下去。
“那您平時吃什麼?”
“吸納天地精華,不需要飲食,最多吃一些水果。還有,你是我三哥,說話要注意用詞,不然早晚會露餡。”
“是,安安,我還是喜歡叫安安,安安是爹孃給小妹取的小名,就希望她一生平安順遂,沒想到——”沈安榮說不下去了,隨即笑起來“其實小妹還是在我們身邊的,不是嗎?”
“當然!”
沈安榮接受了安然的提議,培養一些自己得力的人手,兩人開始尋找合適的人,從人牙子手裡買,或在街上要飯堆裡找,還有街頭賣兒賣女的大人手裡買,只要能看上的便買了或收留了。
沒想到賣兒賣女的人會這麼多,一問才知道都是逃荒出來的,出來依舊沒活路,最後只能賣兒賣女。主要是女孩,男孩很少,除非病了快要死的,求著哪位好心人收下自己的孩子。
“我什麼也不要,只要能把娃子的病治好。”女人哭著哀求,男人默默流淚。
徵得孩子同意後,安然依舊會給他們幾塊錢,如果孩子不同意,安然便不會買下,尤其這種有父母,還有記憶的孩子。
沈安榮喜歡從人牙子手裡買,他們手裡的孩子會幹淨些,價錢也貴。但他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