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辯內容,請老師們提問。”
終於,岑雪算是卡著時間,在輔導員準備喊停的時候,結束了她的報告。
臺下除了邵飛,還有另外三個本系的老師。只不過,岑雪跟他們並不是很熟悉,沒有上過他們的課。
邵飛抬頭看了眼岑雪,率先開始提問:
“你再仔細介紹下你所使用的資料吧。”
岑雪原以為他的問題會比較刁鑽,畢竟自己跟著他做了近五個月,自己的專案有什麼漏洞瑕疵,他也是最為清楚的。
但卻沒想到,他的問題不僅是溫和,更像是在幫自己補漏。
因為對自己的資料熟練,岑雪不用把ppt翻回那一頁,也能詳細的數出自己用到的一共有哪些型別的資料。
接著,坐在邵飛左手邊的那個女老師開始提問。她的問題也不算刁難:
“每次實驗資料最後的得分是怎麼來的?”
“因為kagge是專做機器學習競賽、託管資料庫,以及程式設計程式碼分享的平臺。
而這個專案,其實正是以其中一項比賽為原型進行改進。
至於每次提交的分數,便是由測試資料和真是資料間的誤差比得出。”
臺下的四位老師,又問了幾個問題後,便集體默不作聲,一邊在紙上寫著什麼,一邊審視的看著自己的論文。
那輔導員見老師們沒有別的問題,就宣佈岑雪的答辯到此結束。
喜歡追著光請大家收藏:()追著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