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勃然大怒,“讓我行跪拜禮,看你能不能受得起!”
陸賈看向了周圍的群臣,說道:“這廝如此無禮,群臣何以閉口不言?難道是都認可這廝的胡言亂語嗎??”
群臣幽幽的看著他,還是沒有說話。
我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在釣魚?
關鍵時候,張不疑站起身來,“好了,諸位莫要爭吵。”
張不疑起身,眾人頓時安下心來,這廝往往能代表著皇帝的態度,他傾向哪一邊,那皇帝就會傾向哪一邊,且看看這是不是在釣魚。
“我來說句公道話。”
“這件事啊,陳買說的很對!陸公簡直是無理取鬧!可以坐下來了!”
陸賈頓時氣的牙癢癢,險些就要破口大罵。
群臣心裡卻明白了,這就是在釣魚,張不疑支援陳買,說明皇帝也是贊成的...劉恆卻及時起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諸卿之間,不必爭什麼高下....工部當然重要,可其他部門難道就不重要嗎?我看陳卿之言,並非是為了與諸卿爭位,只是因為覺得工部遭受了輕視,心中不滿。”
“這些年裡,工部的成就,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我提議,廟堂設立對地方匠人的考核,分別設立級別,手藝出眾者能得到廟堂的俸祿,鑽研發明者當納入工部,給與爵位...”
劉恆的話再次引起了一片譁然。
劉恆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像考核士人那樣考核匠人,能力越高的,級別也就越高,擁有這個級別的匠人就能享受不通級別的待遇和部分特權....這就相當於未來的“舉人不納賦”,等級越高計程車人待遇就越高。只是此刻,這種士人特權被轉嫁到了工人的身上。
“這怎麼能行呢?”
“御史公啊,這...”
群臣這次是忍不住了,陳買要將工部變成第一,他們也不多說什麼,反正只是名頭而已,可是劉恆要給與工人待遇,這就觸犯到切實利益了。
讀書人都得不到的待遇,憑什麼讓他們來獲得呢?
當即就有大臣說道:“御史公啊,這天下的匠人不計其數,若是都給與待遇,只怕對國庫來說是個巨大的問題,實在是不妥啊!”
劉恆笑著回答道:“並非是所有人都有待遇,是要進行考核的。”
“可對匠人要如何考核呢?”
“很簡單,木匠以木匠事,鐵匠以鐵匠事,泥瓦則以建築事,若是有鑽研發明者,直接賜予最高階...”
劉長坐在上位,聽著他們的爭論,眯起了雙眼。
劉恆的這個建議,其實是從自己這裡出來的,他結合了前世那些職業證書的做法,準備給天下人來波大的,對各行各業的工人設立證書考試,有不同的證書就能享受不同的待遇。如此來提高整個大漢匠人的生活條件和地位,讓大漢走向重視科技,重視技術,重視工人的道路上去。
劉長甚至很有惡趣味的給不同級別取了名,有四級證書的就叫童生,三級證書就叫秀才,二級叫舉人,最高階的叫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