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徵服者小說> 第六百零九章 漕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九章 漕運 (1 / 2)

“取來給朕看看。”朱厚煒看見楊廷和想要覽卷,直接出言截胡。

楊廷和自然不敢拒絕,殿試本身就是天子親考眾貢士,說到底天子才是唯一的主考官。

只不過當皇帝的大多很懶,而且水平有限,所以幾百名貢生的卷子一般都是由內閣或者翰林先閱,最後全部看完之後,選出十份寫的不錯的交給皇帝親覽,而這十名貢士的名次怎麼排也由皇帝決定,所以他們才是真正天子門生。

張驄已經被帶到了殿外候著,眼角的餘光看見大太監任興取過自己的卷子交給天子,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

賭對了!

朱厚煒很認真的看卷子,確切的說他從小到大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你要是讓他去看經義的卷子,先不說能不能看得懂,可看睡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但是策問不一樣,策問不限定八股格式,和後世的議論文沒太大的區別,只要根據題目寫出自己的論點,然後用論據來驗證論點,最後進行論證就行,要說區別,無非就是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區別罷了。

‘聖人有譽於天下,理可必也……’

洋洋灑灑一篇文章千餘字,看的朱厚煒著實費勁……

文言文看起來說難不難,說簡單也是扯淡,關鍵還是要看文化程度,只不過朱厚煒前世學的是應試教育,文言文學過幾篇,可還上不了檯面,這一世雖然有大儒教授,可惜他和他哥都是大儒嘴裡面的朽木……

現在後遺症出來了,張驄的這篇文章雖然看的累,但是論點、論據和論證闡述的極其清晰。

破一面不如專攻一點,題目問的是天下興弊,朱厚煒以為這些貢士著手的方向十有八九是商稅或者屯兵。

因為這兩者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甚至已經進入改革議程內了,從這兩個方面來闡述,不會惡了大臣,同樣也不會惡了他。

但是朱厚煒沒想到的是,他看到的第一張卷子竟然沒寫商稅也沒寫屯兵!

寫的竟然是被朱厚煒忽視的一個點!

漕運!

漕運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運送糧食和貨物北上南下的道路。

這篇文章裡面直接指出漕運之弊。

‘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於東南之市價……稅吏壓榨,關卡縱橫、腐敗不絕……’

殿試的題目是論‘天下興弊’,要的是論,並沒有指出該如何去解決弊政,但是這篇文章說了!

海禁!

海禁是祖制,而文章裡面直接點明,這祖制不好,因為‘片板不得下海’的祖制存在,以至於沿海百姓生計無著,不少百姓甚至紛紛下海成了賊寇,反過來劫掠沿海,另外海禁還嚴重阻礙了水師的發展,導致海上倭寇日益猖獗,大明卻束手無策。

最後說到重點,認為海禁政策阻礙了海運,沒有海運的便利,那麼就只能依賴於漕運和陸運。

而不管是漕運還是陸運都給了官府和胥吏肆意盤剝的機會,如此一來還阻礙了商道的發展,滋生腐敗之風……

好膽色!好魄力!

這樣的文章如果流入朝堂大佬當中,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朱厚煒甚至敢肯定,如果張驄沒有直接交卷以至於讓他先看到這篇文章的話,那此文他必然看不到,張驄也必然會被扔進三甲當中,甚至被官場排斥,一輩子仕途蹉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