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左文/鶴城風月> 第358章 攻山【週一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8章 攻山【週一求月票】 (1 / 4)

隨著張春所部的覆滅,大淩河之戰的結果已經註定。

消滅了明朝援軍,黃臺吉開始了對祖大壽的最後攻堅。

十月初七和初九,黃臺吉兩次致信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督促他們投降,但是遭到了祖大壽的拒絕。

這時城中三萬餘人,已經餓死了一萬多。

祖大壽就真的忠心耿耿,寧死不屈嗎?

顯然不是。

到了這個地步,祖大壽還不敢投降是有原因的。

他是被己巳之變中阿敏的屠城給嚇到了。

對此,黃臺吉再次給祖大壽寫信,言明: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為懊悔,現在早就不這麼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阿敏乾的,他也因此而遭遇了懲罰,希望你不要存在偏見。

祖大壽還是不信。

黃臺吉極盡誠意,再次致信祖大壽的時候,還派了降將姜新入城面談。

其實到了此時,祖大壽已經別無選擇,他派出韓棟前往金營談判。

到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壽殺了堅決不降的何可綱,正式投降。

這一戰對明金雙方的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從這一戰後,明朝在遼東的有生力量蕩然無存。後來建立的關寧鐵騎,也不過是看門狗罷了。

孫承宗心灰意冷,引咎辭呈。

崇禎也鬧了個沒臉,不好意思阻攔,給予優渥之後,終於放這位老臣回老家了。

黃臺吉在這一戰中同時展現了極高的政治素養和智慧。

他強行制止了後金嗜殺濫屠的習性,嚴格遵守誓言。

對於投降的漢人、攻下的城池,全都妥善儲存和優待,極大地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損失。

這次戰役明軍被俘將領多達七十餘人,其中不少還是高階將領。

對於這些降將,黃臺吉一律官復原職,予以重用,加以恩養。

這個做法帶來了連鎖反應,導致後來的明軍將領再同後金作戰時,再無顧慮,投降也變得易如反掌。

在黃臺吉執政時期,這個策略一直被嚴格執行。以至於後來滿清入關,橫掃北方,都跟這個策略不無關係。

要不是多鐸搞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滿清攻佔江南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