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攻者,以烈為魂,舉火燎原如席捲。
善守者,以毅為骨,驚濤駭浪視等閒。
眼見著蒙古人的圍困越來越密集,徐爾路毫不緊張。
“各部保持陣型,以令為號,雖死不亂。”
第2團下屬各營紛紛回應,意志更加堅定。
被圍了又如何?
友軍就在後面,援兵就在外面。
只要將更多的敵人吸引到身邊來,到時就是一場大勝。
這就是國防軍,左夢庚傾盡心血打造的無敵強軍。
上令下達,清晰明確。
每一個軍官、每一個士兵都會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承擔著什麼任務。就算是會犧牲,也絕不允許稀里湖塗的死。
為勝利而犧牲者,大勇!
雖然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結束這場戰鬥,但是第2團上下無怨無悔,無所畏懼。
蒙古人終於運動到位了。
他們在草原上兜兜轉轉,來回賓士,就是為了排好最佳的攻擊隊形。
一切都是蒙古人骨子裡的東西,甚至不需要什麼命令,自然而然地就會做到。
這是令蒙古人無比驕傲的天賦,也是他們的祖先縱橫天下的秘訣。
可蒙古人不知道,正是因為他們引以為傲卻不願意改變,於是早就被他們的敵人摸透了。
當初朱元章率領的明軍就是這樣將他們趕回草原的,朱棣就是這樣來回蹂躪他們的。
而國防軍對敵人的情報蒐集和整理更加科學嚴謹,自然也對蒙古人的戰術認知無比深刻。
就在蒙古人整理好隊形,調轉箭頭,準備加速的那一刻,第2團率先動手了。
“標尺334,正5度,放!”
因為第2團擔負著最慘烈的任務,王耀文在無力更改的情況下,只能儘量加強他們的實力。
十門輕型步炮看起來不多,卻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第2團的火力。
關於該怎麼對付蒙古騎兵,國防軍的炮兵們背誦戰術手冊都要背吐了。
那上面的每一個字都刻在腦子裡,這輩子都不會忘。
蒙古騎兵集結、轉向的剎那,也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