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一團擁有兵力五千六百人,還得到了師部重炮連的幫助。
而他們眼前的仁川,顯然沒有投降的意思,打算死守到底。
金文勝開啟了武庫,將能夠找到的武器全都分發給了守軍,而且還徵調了城中的百姓協助防守。
林林總總加起來,兵力也有兩千多人。
他現在最大的依仗,就是仁川的城牆。
作為一座大城,仁川的城牆幾乎和漢陽相同。按照金文勝的預想,防守起來還是可以作為倚仗的。
苗廣賢和趙先兵並沒有盲目用兵,而是對仁川展開了細緻的偵察。
“兵力對比咱們是二比一,仁川的城牆比較堅固,就算是有重炮也不可能完全摧毀。因此進攻的時候告戒大傢伙,一定要小心謹慎,可不要把命丟到這裡。”
作為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夏軍對於士兵生命的重視是無與倫比的。
反正比對手強大太多,自然就沒有必要白白犧牲士兵們的生命。
趙先兵指向城南的山嶺。
“城池緊挨著這道山嶺,如果能夠拿下的話,就可以居高臨下壓制城中的防守。”
苗廣賢抄起望遠鏡將那座山裡仔細的看了一番。
“城中的守將也知道那裡重要,應該是安排了重兵。如果要攻的話,集中兩個營,把重炮也調過去,以雷霆萬鈞之勢快速拿下。”
“我同意。”
苗廣賢和趙先兵召集了所有連以上的軍官進行了作戰部署。
“一營和二營採取東西對進的辦法,拿下那道山嶺。三營控制城西和城北,四營控制城東。趁著一營、二營進攻的時間,挖掘戰壕向城牆靠近。”
關於怎麼攻城,這個時代的軍隊其實都已經掌握了要訣。
那就是挖掘壕溝,縮短攻擊距離。
清軍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是這麼幹的,夏軍這一次攻打仁川也是同樣的辦法。
上午八點,天光大亮,視野完全見好,夏軍的進攻開始了。
一營從山嶺的西側、二營從山嶺的東側,重炮連被部署在了山嶺的南面。
仁川城南的這座山嶺呈東西一字形,重炮部署在南面,可以打擊到山上的任何角落。
金文勝當然知道這道山嶺是守城的關鍵,因此派遣郭承宰親自守衛在這裡。
春季到來,萬物復甦,山上的植被開始茂密。朝鮮軍隊就躲在其中,打算藉助崎區、繁雜的地形進行防守。
一營和二營的進攻速度並不是很快,而且因為地形狹窄,無法將所有的兵力一股腦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