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左文/鶴城風月> 第28章 何不另起爐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章 何不另起爐灶? (1 / 4)

明末的歷史,東林黨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關於東林黨,後世的爭議始終沒有消停過。

各種觀點紛呈,讚許者有,批判者眾。

更有甚者,竟然將明亡的責任推到了東林黨的頭上。

可對於東林黨該是一個什麼樣子,能說得清的人並不多。

其實崇禎年間的東林黨,已經和當初的東林黨完全不一樣了。

“當年涇陽公講學東林之時,附從者何人?不過商賈、工匠、市井小民之輩爾。東林先賢,雖在朝為官者眾,然可有閣臣顯貴?並沒有。”

左夢庚原本在一旁安靜伺候,侯恂和劉宗周也沒有當回事。

他雖然展示出了不俗的武藝和軍事才能,可是在兩位大佬眼中,最多隻是武將之才。

朝政上的事,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可左夢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侯恂和劉宗周正為了東林黨的烈火烹油而憂心忡忡時,左夢庚平地起驚雷,直言東林黨有此變故,根源就在於東林黨的性質變了。

東林黨一開始並非什麼顯貴,說是起於草莽都不算過份。

彼時創辦東林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官小吏。

即使是顧憲成,也只不過是吏部員外郎,趙南星是考功郎中,並非什麼頂級大佬。

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時,一開始前來聽課的人,幾乎都是商賈、工匠、市井小民等輩。

這些人雖然都是賤民,可是卻意義不凡。

因為江南商貿繁榮,經濟發展遠超其他地區。這裡的平民已經不滿足一日三餐果腹,而是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以往他們沒有什麼途徑,但是顧憲成的講學,讓他們有了進步的途徑。

於是萬千百姓雲集,聲勢迅速擴大,這才有了東林黨的崛起。

可以說,一開始的東林黨,代表的就是商賈、手工業者、工匠、平民商販的利益。

這從整個歷史程序來看,無疑是進步的。

畢竟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這是大勢所趨。

嘉靖後期,包括隆慶、萬曆前期,整個東林黨的表現都是昂揚向上的,充滿了積極的意義。

其中隆慶開海,更是東林黨的嘔心之作。

後世批判東林黨的人,其中的一個觀點就是東林黨反對開海,導致中國不能開眼看世界。

這個說法錯誤的非常離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