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後,突厥指定的計劃,開始實施,草原上各部落的壯年男子,帶上了弓箭、馬刀,一個月的口糧,還有備用那匹,開始集結,朝著指定地點匯聚。
數日之內,來自草原上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的人馬,開始集合完畢,足足二十萬騎士,其中每名突厥戰士,都是一名弓箭手,馬匹四十萬,組合整編在一起後,在始畢可汗的統領下,開始南征。
轟隆隆——
萬馬奔騰的場景,地動山搖,氣勢雄渾。
遠遠望去,寒光碩動,兵甲如林,塵煙滾滾,聲勢浩蕩,所向披靡的氣勢,銳不可當!
朔方郡一帶,烽煙燃燒,守衛計程車卒開始示警,但是不敢抵抗,因為守軍的力量太少了,只能堅壁不出,好在突厥大軍並沒有對沿途的城池進攻,而是快速穿行而過,繞過一些要塞和主要城池,直插向延安郡,避開作戰耽擱時間,只求速度行軍!
斥候開始紛紛向長安快馬報信,給長安城帶來了新的緊張氣氛。
兵部、樞密院、青影衛等部門,幾乎同時得到了訊息,將加急情報,送往宮內。
羅昭雲召集了樞密院樞密使、籤書院事,兵部尚書、侍郎,政事堂的參知政事,還有起草文省舍人,連夜在宮內議事。
來護兒、長孫順德、溫彥博、陳稜、房玄齡、諸遂良、長孫無忌、魏徵等重要大臣,值得羅昭雲信賴的親信,都傳喚入宮了。
雖然羅昭雲早就預料到突厥來襲,也提前做了部署,但是,畢竟兵戈乃國之大事,需要格外重視起來,各部門都運作支撐,後方穩定,前方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大戰。
皇宮,勤政殿!
殿堂中央有一座高大的青銅暖爐,暖爐呈七層寶塔狀,塔身鑲金鏤空,琉璃重簷覆頂,非常的氣派、美觀。暖爐裡炭火燃燒著,炭塊不時發出輕微的碎裂聲,雖然開春了,但是殿內還是有些清冷,暖爐還沒有取消。
羅昭雲吩咐太監寺人給,這些大臣賜了錦墩兒,眾人盤坐下來,討論此次突厥來犯的危機。
“突厥再次來襲,帶兵二十萬,加上劉武周人馬,和梁師都、李軌的殘部等,保守估計,有二十五到三十萬兵馬,他們並不攻打城關,而是繞道而行,看架勢直逼長安城而來。”羅昭雲臉色冷峻地說了出來。
得知這個驚人訊息後,長孫順德、溫彥博等人,全都臉色大變,對突厥的威脅觀念早就根深蒂固,幾乎到了談虎色變的程度。
突厥在隋代時候就是邊患,由來已久,它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曾歸附於柔然,為其鍊鐵奴,是阿史那氏,後來突厥開始壯大,征服鐵勒部落,先後擊敗柔然等大小部落,稱霸草原,然後對準中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虎視眈眈,形成強大的威脅,西魏、北周無暇抗爭,都是和親、納貢的政策,獲取突厥的支援,免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