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城內,節帥堂。
慕容羅睺、李道玄、劉弘基、李秀寧、段志玄、張公謹、潘仁等人聚集在一起,商討防禦之事。
雖說慕容羅睺為統帥,但是他不是權力最大者,因為這裡面副統帥李道玄,那是李淵侄子,爵位是國公,比慕容羅睺高,乃皇親國戚。李秀寧更不容說,那是皇族的平陽公主,身份最尊貴。
所以慕容羅睺很自覺地,詢問他們的建議,尤其是平陽公主,儼然是決策人。
慕容羅睺彙報道:“山城已經被我軍佈置了層層防禦,外面壕溝多條,箭塔多座,可以阻擋大華兵馬逾越,同時控制制高點,而且岐山城外,修築了甕城和石牆堡壘,大華軍隊要攻克進來,必須層層佔據,每過一道防線,傷亡都會巨大。”
李道玄分析道:“侯君集的五萬先鋒軍,絕對攻克不了三道防線,到時候,大華用無數將士的命來填,只要我們能夠堅守住,就能耗掉大華的實力,拖上半年,那麼進入寒冬,大華只能退去。”
“但願如此吧。”李秀寧蹙眉,雖然戰略聽著算無遺漏,但哪次對付大華軍隊時候,似乎提前預計的總會發生改變,出現意外,也不知這次,大華會使用什麼手段來破岐山城。
如果真的是強攻,李秀寧還真的不怕了,畢竟地利如此險峻,大華兵馬也是血肉之軀,不可能插翅飛越山城,他們的傷亡必然很大。
唐軍的目的,就是讓大華知難而退,拖住他們不敢向京兆郡進兵。
其實,李秀寧也在擔心,大華不上當,反而繼續進兵京兆,然後來個途中伏擊,圍魏救趙的計謀。
她已經想好了,如果大華前來進攻岐山城,那戰略意圖八成為真,如果大華忽視了岐山城的存在,而是故意視而不見,去進攻京兆郡,犯此戰略錯誤,肯定有所預謀,要引蛇出洞,進行伏擊。
“這一次,我決不會上當,看誰能挺得住,等你真正跟京兆郡的兵馬鏖戰兩個月,我在出兵切斷你的糧草,不管真假,那時候,就不信你的伏兵能夠等得起,如此鋌而走險!”李秀寧心中如此想著。
就在這時,忽然有斥候在門外急促稟告,前方斥候隊發現了加急軍情。
“傳進來。”慕容羅睺大聲喝道。
“喏!”門外侍衛接過軍情信函,遞交進來,斥候留在外面,以防是假扮來行刺。
慕容羅睺接過後,他是名義統帥,可以先看,開啟瀏覽一遍,皺起眉頭,然後遞交給了李秀寧道:“公主殿下,請過目。”
李秀寧接過看完,嘆道:“大華軍果然來了,侯君集為先鋒,帶兵五萬正向岐山城趕來。而陳稜將軍則帶兵繞到了岐山後,攻佔仁壽宮。來護兒帶兵去攻扶風邊界的郿城,斷了我們的後路,阻擋援軍,羅成御駕親征,稍後抵達山城外,看來這一次,他們動真格,誓要在進攻京兆郡之前,拿下岐山城。”
李道玄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公主殿下請放心,如今山城防禦做的滴水不漏,外面三層關卡,足以讓大華的精銳,死傷慘重。大華要一兩個月攻克山城,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