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日後,羅昭雲抵達了河源郡,在治所城外駐紮,暫時補充消耗,再需要兩日就能抵達邊塞了,與吐蕃軍對峙了。
麥季才損兵折將,垂頭喪氣到軍營請罪。
羅昭雲道:“敵我懸殊,此戰非你帶兵之過,你能堅持到現在,沒有讓吐蕃党項軍順利入境,已經算不錯了。”
麥季才聽到主帥安慰,沒有追究責任,心中充滿感激。
“這次,你做薛萬仞將軍的副手,任先鋒副將,帶著人馬匯入先鋒軍內,整合之後,繼續開赴前線,與吐蕃軍作戰。”
“屬下領命。”麥季才抱拳,恭敬應諾。
“講一講吐蕃軍目前安營紮寨,分兵的情況吧。”
“喏!吐蕃國的軍馬,超七成都是騎兵,為高原牧民,也有一些步兵,都是吐蕃贊普征討其它部落時候,收押的一些降兵和奴隸,全加在一起,大約五六萬人,跟我軍人數相當,主要分三軍,左軍一萬,右軍一萬,中軍三萬多人。”
羅昭雲盯著地圖,微微點頭道:“這樣吧,我軍騎兵不足三萬,直接正面對決有些吃虧,就效仿田忌賽馬,置換交戰順序,暫時不與對方的中軍硬碰,虛張聲勢,跟他暫時對峙,而集中優勢兵力,動用精銳,先滅他的右軍,打擊吐蕃軍士氣,也能剪掉羽翼,然後再與吐蕃大軍力戰血拼。”
褚遂良、薛萬仞、麥季才等人,聽到主帥的策略,都覺得用兵不按常理,智計百出,深感佩服。
薛萬仞道:“請元帥放心,我先鋒軍定能破了敵方右軍。”
羅昭雲微微一笑道:“不是派你去,你們先鋒軍還有任務。”
薛萬仞愕然問:“不是派先鋒軍去,哪派誰去行動?”
羅昭雲解釋道:“本帥會親自帶兵前往,利用鐵甲精騎,馬踏連營最適合,六千人足以快速橫掃了,薛將軍帶先鋒軍去頂住吐蕃左軍,牽制他們的動向,褚遂良、于志寧,你二人暫時統軍緩慢前行,派一人穿上本帥的白袍白甲,矇混過關,做出一副要跟吐蕃軍正面決戰的架勢,誘使吐蕃軍原地修整,麻痺大意,給我軍偷襲創造機會。”
褚遂良、于志寧等人,早就聽聞少帥羅成帶兵如神,一路凱歌,成為常勝將軍,總覺得不可思議,眼下他們已經跟隨了兩個月,切身體會到少帥的用兵,如水無常形,善使奇謀,兵者詭道演繹得淋漓盡致。
………
吐蕃大營。
噶爾?東贊在帥帳輔佐統帥批閱軍需摺子,此次統帥是吐蕃王的弟弟布拉幹贊,由於青海高原上的牧民,大多不識字,統軍出征,各種數字記載需要檢查,名義上是布拉幹贊為統帥,實際指揮權都在噶爾?東贊身上。
“根據探子回報,隋軍主力抵達,帶兵者正是西北王羅成,分成兩軍,一路為先鋒,頂上了我方左軍,一路為中軍,向我軍正面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