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他們舅甥坐在一起,不是還相談甚歡呢麼?
怎麼的轉眼,盛知衡就轉換了態度?
易鋮沒有責怪盛知衡翻臉不認人的意思,反而開始回憶,剛剛自己有沒有說錯話,惹得盛知衡不快了。
易鋮雖然沒說話,但他的情緒卻絲毫不加遮掩,全都表現在臉上了,一看便知。
“不是不認您的意思,是為了您好。”
盛知衡失笑,態度認真的解釋。
“眼下我還沒站上朝堂,沒有自保的能力。若是來往過密,被人藉此參舅舅一本,著實太冤。等殿試過後,有陛下正名,屆時再來往便無礙了。”
盛知衡這話說的自信,且充滿了暗示。
易鋮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幾分。
眼下盛知衡的身份,還不過隻是個來京趕考的讀書人,若是深究,還背著罪臣親屬之名。
雖說易鋮猜測盛知衡的背後可能有貴人相助,才能讓他如此暢通無阻的參加科舉至今。
但易家若是和他來往過密,難免會引起有心人注意,若是有心想搞事,會給雙方都帶來不小的麻煩。
且聽盛知衡這意思,他對自己踏入朝堂很有自信。
若是殿試後他當真能入朝為官,那便是皇帝親封的臣子,為他正了身份。
連皇帝都給予他官位了,自然不會再有不長眼的人重掀舊事,拿盛家的罪臣親屬身份說事。
屆時易家再和盛家來往,也不會被言官盯上了。
易鋮想通了這一點,知曉盛知衡也是為他著想,自然無不應。
送走了易鋮,之後一段時日,易家果真聽進去了盛知衡的話,再無人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