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她把種子分發下去,種植出來的土豆不管多少,她就按照均價悉數收購。
再有土豆收獲後,除了留下的種子,剩餘的都被薑雲瑤安排弄去了食鋪。
她開發了土豆的各種吃法,早就經由食鋪傳達開來。
眼下臨山村的所有村民們,幾乎都靠種植土豆為生了。
土豆的產量大,抗寒耐凍,吃法多且做法容易,很快就被家家戶戶接納,送上了餐桌。
在薑雲瑤的小食鋪裡,最受歡迎的吃法,其實是炸土豆蘸番茄醬。
對此前從來沒見過這兩樣作物的百姓們來說,土豆和番茄都是稀罕物。
這種吃法讓大家都感覺很是新奇,就忍不住都想嚐試一番。
隻能說垃圾食品,果然不管在哪個年代,都備受歡迎。
土豆的規模化種植已成功,但棉花的種植卻沒那麼容易被推展開來。
不說現在棉花的作用還沒被普羅大眾看到,就說一年隻能收獲一季這一點,就足夠很多農戶望而卻步了。
以至於紡車做成了,薑雲瑤的任務卻遲遲沒有完成。
她便想著,早點到盛京,她就去京郊的村子裡看看,能不能多買些地。
農戶承擔不起種植的風險,薑雲瑤就隻能先自己買田僱人勞作。
等有了足夠的棉花,再開個工坊,製作出舒適透氣的棉布,隻要價格合適,一經上市一定備受歡迎。
到時候再想推廣棉花的種植,不用她費口水許諾分毫,都會有不少人上趕著求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