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青終究沒跟袁才人多說什麼。
倒不是徐長青提上褲子就不想認賬了,主要是此時人多眼雜,多少人都在盯著呢,徐長青此時與單薄的袁才人有交流,反而是害了她。
畢竟,徐長青還要在南京呆一段時間,給袁才人鋪條穩妥的後路並不是難事。
此時,從江東門一直到皇城這一線,幾個城門和核心道路都已經被模範軍掌控,徐長青也不著急出城,便接受了史可法的安排,在皇城西南方、秦淮河畔的一個御林軍營地內暫時安頓下來。
待一切忙活完,吃過了晚飯,已經快要子時。
站在這軍營的瞭望塔中,依稀可以看到,西面的秦淮河上,時而有花船的影子略過,在這清幽的雨夜,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徐長青點了一袋煙,整個人的心情也舒緩了不少。
說起來,徐長青一點都不怨恨周皇后。
都是成年人,這種事情,本就是各有需求,各取所需。
只是,相比於崇禎皇帝,周皇后在這方面的耐性,還不如她的丈夫……
好在周皇后有一個好處,她畢竟不是大權獨攬,什麼都要一言而絕,她還是能聽進人說話的。
只希望透過這次的教訓,她能漲點記性,明白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而到了此時,徐長青的基本訴求已經達成了一半,順利護衛他們天家一行人來到了南京,並且安頓下來。
接下來,就到了刺刀見紅,要真正肉搏上陣的時候了。
此時大明的局勢,簡單而言,是兩個階級對抗中的平衡。
一面是徐長青為代表的武人集團,另一面,則是史可法、馬士英、徐弘基他們代表的文官勳貴集團。
此時徐長青他們武人集團看似是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真要論起來,這種優勢完全不叫優勢,只是‘虛優’。
畢竟,最核心的江南,包括兩淮,福建,湖廣,廣東,廣西等多處地區,都掌握在文官勳貴們、也就是朝廷手中。
縱然此時朝廷還沒有真正立起來,但隨著朱慈烺和周皇后抵達,朝廷的氣勢已經起來了。
以後,只要給他們一點點時間,在各方面,找武人集團的麻煩,不要太容易。
所以,徐長青必須要在朝廷框架真正起來之前,把事情都處理妥帖,進可攻,退可守!
想著,徐長青抬頭看向昏沉的夜空,忽然笑起來:“今夜,註定無眠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