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軍議過後,模範軍各部都是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
所謂‘最高戰備狀態’,是指不單是對海城的防禦了,各部都要做好主動出擊的準備。
赤紅如血的暮色中,徐長青站在城頭,靜靜看著遠處興奮又躁動的清軍戰陣,英挺的臉孔上沒有一絲表情。
到此時,形勢已經趨於明朗。
清軍現在根本就沒有主動進攻海城的意思,反而有點狂歡節一般,這也就意味著,清軍的戰略目標已經……脫離海城!
換位思考。
倘若是徐長青處在多爾袞此時的位置,肯定也不會跟海城這種幾如武裝到牙齒、不論人力物力資源都是極為充沛、又有強大海上力量為依仗的堅城硬剛,最好的選擇,肯定是南方!
尤其是南京!
劉良佐的叛變,清軍不僅拿下了廬州,更是得到了不少江船與操控江船的水手。
他們想全面渡江肯定是有難度,但是部分渡江、去南京城下耀武揚威,乃至是奇襲,亦或是圍點打援……已然是立於了不敗之地!
“#¥%……”
徐長青牙根都咬的咯吱作響。
就算用屁股想徐長青也能明白,依照多爾袞此時的狀態,必定是怎麼狠、怎麼毒、怎麼一勞永逸怎麼來!
事情現在只能往最壞處想,決不能往好處想一分一毫!
恐怕,不論是耀武揚威、奇襲、還是圍點打援,多爾袞此時早已經串聯起來……
想著,徐長青不由搖頭失笑。
現在,已經不是‘一打九’的問題了,而是一打九的同時,還得‘一噴九’……
不過,徐長青也真正冷靜下來。
南京雖是不靠譜,基本上沒什麼可用之兵,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歷史優勢,清軍想破南京還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時機最好的這極短時間內!
多爾袞此時最好的選擇,是先奇襲,得手自然是最好,不得手也可以製造混亂,耀武揚威,從而來圍點打援,將徐長青的名聲敗壞到極限,同時炮製出徐長青與朝廷之間很難再癒合的裂痕。
只要能堅持一段時間,不論是徐長青出海城支援南京城,還是他們能收買那些南京城的敗類,機會必然會越來越好。
而徐長青和模範軍這邊,能有的選擇就少之又少了。
最好的選擇,肯定是按照原來的戰略執行,死守海城,不去理會其他,只待清軍在兩淮的收穫抵達海城沿線,直接攔下來化為己有。
其他的,不論是出城主動野戰,亦或是走海路救援南京,都將落入清軍的節奏,被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