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遼南事務交給代善後,多爾袞沒有著急立刻出兵海城牽制,而是召集洪承疇、索尼、范文程、寧完我等人密議。
主要是此時天下局勢匯聚西北,包括兩白旗的主力都有半數陳列在西北沿線,多鐸也在那邊坐鎮,京師這邊的防禦力量都有些單薄了,大清國此時也沒有太多可用之兵,不好妄動。
而且,這些年過去,他們著實吃多了徐長青的大虧,生怕這是徐長青的‘調虎離山之計’,萬一他們去圍海城,徐長青卻偷偷來圍京師,那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即便這種東西可能性不是太高,但不論多爾袞還是洪承疇等人,誰都不敢怠慢!
前車之鑑太過慘烈了哇……
一夜密議。
眾人終於找到了一個最穩妥的辦法!
由兩白旗、兩黃旗、兩藍旗各旗,抽調80個牛錄的精銳,兵分兩路!
一路為虛,由譚拜率領,佯攻開封。
另一路則為實,由武英郡王阿濟格為主,饒餘貝勒阿巴泰為輔,悄然潛入南直隸腹地。
若是之後遼南那邊傳來訊息,徐長青還在遼南,譚拜這一路便調轉馬頭,與阿濟格和阿巴泰一起,直掠海城!
若是遼南訊息為假,徐長青已經返回,那,便精心圖謀開封。
總之,因勢而議,大清國要在這種紛雜中,選擇最合理、也最為穩妥的方式,確保大清國的利益!
……
代善這邊得到訊息後也沒有墨跡,一邊召集鑲紅旗的精銳往山海關趕,一邊迅速與杜度和羅洛渾等人聯絡,確立此役的指揮權。
作為曾經的‘四大貝勒’之首,代善不僅跟太子褚英掰過手腕子,壓的皇太極當年都不敢出頭,更是睡過多爾袞他們兄弟的生母阿巴亥,乃至還與莽古爾泰的母親不清不楚,導致最後莽古爾泰只能弒母。
他無疑是滿洲一族、乃至整個天下最有實力的男人!
但人生便是這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色字頭上一把刀’!
代善當年數次距離大寶只有一步之遙,卻皆是因為女人的事情被拉下來。
又因愛子嶽託早死,到最後皇太極撲街,多爾袞上位的時候,他都沒有太多鬥志。
此時,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他也不想再爭什麼,卻不曾想,早朝上,多爾袞還是對他不放心!
這也讓代善明白,他活著的時候勉強還好,可他一旦有失,他的兒孫們,還不定怎麼樣呢!
縱然此時想動搖多爾袞的威嚴已經很不現實,但代善心裡也發了狠!
此役,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一旦有機會,他必定要好好把握住,至不濟,也要給兒孫們搏一把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