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西漠,中海站沒能奏效的升級件加上最新的底盤,終於讓奔麟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寧威和羅曼庭分別以第2和第3名完賽。
另一方面,西漠站也成了奔麟在賽季大部分裡的一個寫照:正賽強於排位,以及更喜高溫。
夏休前的五站比賽,奔麟乃是拿分最多的車隊,讓人們不禁要重新評估他們在賽季末可能達到的高度。
因為平州站時,奔麟已經開始測試他們有別於銀箭的雙可調尾翼。
可夏休後,奔麟不斷推遲著雙可調尾翼的上馬時間,並最終承認該系統不會在本賽季亮相。
毫無疑問,對奔麟這樣財力難與紅虎、雷之神和梟龍相比的車隊來說,他們在雙可調尾翼上所花精力越多,對其下半季的影響也就越大。
直到在江原站推出自己的附壁效應排氣管,以及隨後幾站的不斷最佳化,奔麟才逐漸回暖,並最終在中沙成功登頂。
不可否認,單就中沙這一場比賽來說,寧威的奪冠確實不乏運氣成分,可結合奔麟一個賽季下來的表現而論,他們無疑配得上一個冠軍。
且,如果羅曼庭不是那麼頻繁地因為自身駕駛問題遭遇退賽的話,追紅虎是困難了一些,但欲趕超梟龍甚至雷之神也並非痴人說夢。
賽季不錯的表現也讓奔麟贏得了實實在在的贊助夥伴。
而他們區別於銀箭和紅虎的雙可調尾翼設計原理,也確保了明年自己的該系統仍然能夠繼續使用。所以李泊離為2213定下的目標就是“為領獎臺而戰”。
用喜憂參半來形容銀箭車隊的2212其實並不十分確切,喜的是他們終於在迴歸一級方程式(以銀箭之名)的第三個賽季由羅世博實現了分站冠軍零的突破,
而馬龍也在西侖登上了久違的領獎臺,憂的是,在賽季大多數時間裡,他們都受困於輪胎問題和那賽季初一度令人側目的雙可調尾翼。
之所以說不太確切,皆因憂遠遠多於喜。直到賽季末了,陳楚朗不得不承認,雙可調尾翼更像是一個敗招,而並非神來之筆。
雙可調尾翼的確可以為賽車帶來直線速度上的提升,至少在中海站銀箭是成功了,在對的賽道、對的溫度視窗,羅世博以快了第二名的段天才足足20秒的優勢第一個衝線。
可從那以後,除了楚州之外,y03在大部分時間裡都為輪胎所困。
與後來紅虎包括奔麟的雙可調尾翼都是作用於尾翼不同,銀箭的該系統牽連了尾翼和前翼,
出於可調尾翼在排位賽和正賽裡不同的使用情況,導致他們總是排位強於正賽,且在正賽裡面臨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後胎衰竭嚴重。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他們曾試圖針對前翼做出改變,但是就像陳楚朗說的,他們的賽車就是圍繞雙可調尾翼概念設計的,
換句話說,除非棄用之,一切推翻重來,否則只是將將就就的話,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即便在新港銀箭也推出了他們的附壁效應排氣管,他們卻在那之後開始遭遇到最長的一段積分荒連續五站比賽沒能取得任何一分。
在聖保羅賽道,雖然車隊到底保住了年終第五的排名,可在比賽中,輪胎過熱的問題依舊存在。
賽季最後幾站,銀箭已經在練習中開始測試下賽季的賽車套件,包括讓兩位車手使用不同的排氣管佈局等等,究竟陳楚朗的團隊能夠打造出一輛怎樣的新車來迎接成風的到來,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