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不少人對他不以為然,認為他選唱的這首歌是有投機取巧的成份在內。
蔡風華也確實有點冤枉,有種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感覺,但只能將錯就錯了。
香港電臺舉辦這個全港業餘歌唱比賽在九月份的截止報名的,十月的時候初賽才正式開始。
蔡風華當時的準備參賽的曲目,是一首許冠傑的「雙星情歌」,也是憑藉此曲晉級決賽。
這首街知巷聞的粵語流行曲,是當時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鬼馬雙星」的電影插曲。
它在編曲方面,曲風柔約而甜美、懷古而感傷,帶著流行和小調的風格。
歌詞比當下的粵語流行曲也是不俗,沒有那麼低俗和淺白,有相當古典詩詞的韻味。
他對這首歌十分喜歡,也有把握憑藉這首歌去參加比賽,拿下一個好名次。
就在他苦練歌藝,準備在決賽再下一城的時候,時間到了十月份末。
佳藝電視正式開始播映「紅樓夢」,電視熒幕的這股紅潮終於開始泛起。
一曲「石頭記」,一夜唱響全城。
蔡風華當時實在被這首歌給驚豔到,就像他在練小無相功,卻忽然撿到一本「太玄經」秘籍。
他從來聽過,會有把中國古典詩詞,和現代搖擺樂,結合得如此完美的一首流行歌曲。
他覺得如果「雙星情歌」是一首融入了中國詩詞的佳作,那麼「石頭記」,又拔高了一個高度。
於是他就在決賽的時候,就把原來練了無數遍的「雙星情歌」,毫不猶豫地換成了「石頭記」來唱。
蔡風華的決定沒有讓他失望,他又憑藉這首「石頭記」,從決賽順利晉級了總決賽。
聽眾向來都是喜新厭舊的,既然有那麼好聽的新歌,那他又何必去唱舊歌的。
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個懵懂少年。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後來哪知道到了總決賽的時候,盧東傑竟然坐在評判席上。
但事到如今,蔡風華也只能硬著頭皮,在臺上發揮穩定地投入唱著:
紛紛擾擾作嫁
春宵戀戀變掛
真真假假
花色香皆看化
......
關小姐伸手碰了碰左邊,壓低了幾分聲音,“你覺得他唱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