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將那日在書房外聽到的話一字不差的告知了皇帝,又道:“兒臣雖是太子妃,可也知逼宮造反是大罪,就勸說太子主動向父皇認錯,自請成為庶民,或許父皇能饒他一命。可是太子根本聽不進去,反而覺得是兒臣耽擱了他的大事。兒臣便想入宮將此事稟告給父皇,讓父皇阻止他,可是他百般不允,還要禁足兒臣。兒臣情急之下,和他發生了爭執,他讓婢女強行帶兒臣回去,卻是不小心……不小心摔倒了,孩子胎死腹中。
太子不關心孩子,亦不關心兒臣的身子,只是擔心他的秘密會不會洩露出去,所以他就阻攔了所有來看望兒臣的人。父皇,太子他不配為人子,亦不配為人父,仗勢欺人,強搶民女……這麼多年所犯之罪罄竹難書,犯上作亂更是視朝廷法度於無物,請父皇嚴懲太子!兒臣只求父皇能放過張家,就算讓我死也,我也絕無怨言。”
原來太子妃小產並非是不小心,而是和太子有關啊。怪不得太子妃會指認太子,雖然太子妃有私心,但是她冒著被太子連累的風險也要揭露太子的罪行,也是懂得大義之人。
張太傅也在大殿上,怎麼能看著自己的女兒被太子連累處死呢。他立刻跪下,哀聲道:“陛下,太子妃和太子的婚事是您親賜,太子妃的為人您是知道的,她一向懂事明理,絕不會和太子一樣犯下大罪,求您饒她一命。”
當初為了牽制嚴家,皇帝把人家好好的女兒賜給了太子這種德行有虧的人做妻子,說到底太子妃落到現在的地步和皇帝脫不了干係。皇帝難得有些愧疚,道:“張卿放心,太子妃端莊賢淑,知書明理,朕不會牽連她。”
張太傅感激涕零的模樣:“臣謝陛下隆恩。”
太子妃也磕頭,感謝皇恩浩蕩。又道:“兒臣所言屬實,若父皇不信,可以審問太子身邊的小伍子,他伺候太子十幾年,極得太子信任。”
皇帝點頭,吩咐人去找小伍子。
找了足足一個時辰,才找到小伍子。
今天發生了太多事,皇帝在大殿久了,也有些不耐:“怎麼回事?”
有人將小伍子的包裹丟在地上:“回陛下,卑職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打算鑽狗洞逃跑!”
小伍子嚇的趴在地上,全公公冷聲道:“你最好說實話。”
“奴婢……奴婢全說,奴婢全說。”
小伍子沒有半分猶豫,就出賣了他的主子,當然,他早就背叛了太子,現在不過是按照幕後之人的吩咐,演一場戲給眾人看罷了。
他供認不諱,將太子的罪行全部說出來了,包括如何謀劃,如何收買禁軍統領,又如何私藏軍械,龍椅和龍袍是在何處打造的……事無鉅細,說的很清楚。
他很巧妙的將一切罪行推到太子身上,對於他誘導太子逼宮一事,隻字不提。再者,旁人也不會相信他能挑動太子造反。
皇帝眸光陰鷙,盯著太子瞧了一會:“別人有可能陷害你,太子妃和你的心腹會故意陷害你嗎!鬱瑢,現在可是人贓並獲,你無從抵賴了!”
“你背叛我!”太子朝小伍子怒吼道.
小伍子縮在角落裡:“太子殿下,奴婢伺候您這麼多年,怎麼敢背叛您?事情已經到了地步,咱們………咱們沒有說謊的必要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子知道大勢已去,更不能攀咬淨景王和寧王了。他又爬到皇帝面前,苦苦哀求:“求父皇饒我一命,只要父皇讓我活著,讓我做什麼都行……”
皇帝嫌惡道:“鬱瑢,你能不能有點出息?”
“父皇——”
皇帝面容冷酷:“原本朕可以看在孫兒的份上饒你一命,可惜你自己都不配為人父,怎麼能要求朕看在父子一場的份上饒你一命呢?更何況,別人家的女兒可是死在你手上的。”
太子面色倉皇,如一灘水倒在地上。
完了,全完了……他眼前一黑,一下子暈了過去。
皇帝不再看他,走到御案前,全公公很有眼色的到一旁研墨。
“太子謀逆之心已久,所犯之罪罄竹難書,未免大景江山敗於逆子之手,傳朕旨意,即廢太子之位,關進宗正寺,鴆酒賜死。並追查太子謀逆一案,凡涉事黨羽,絕不輕饒!”
眾人精神一震,面面相覷了很久,一齊跪下,異口同聲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