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他那充滿智慧光彩的雙眼陡的寒如冰雪,彷彿是不含任何人類的感情,衣袍下的手掌晶瑩通透,像是蘊含著無窮的魔力,整個人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下一刻,李師道只覺眼前一花,石之軒便已經來到自身五尺遠的地方,雙手變化出難以捉摸的奇奧招數。
其速度之快,身法之詭異,實是李師道在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一人!
可以說,石之軒的速度已經超出和突破人類體能的極限,根本不能用眼去看或者用耳去聽,只能依著所謂的第六感的靈敏意識去感覺,或者純粹依靠本能的做出反應。就好比此時,縱使心中有了準備,李師道仍是看到眼前出現了無數個石之軒,知道這是對方以奇異高速的身法與步法營造的幻象,仍是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不過他畢竟不是尋常人,“通玄”的境界讓他有種冥而冥之的感悟,心神冷靜下來,平靜無波,四周的一切頓時融入心中,氣流的變化、花草的舞動,手掌的軌跡,衣袍的飛揚……這些全都清晰的反映在他的心中。
——嗤!!
凌銳指風破空而至。
李師道冷哼一聲,豎掌成刀,神意皆為刀,四周竟是一片蕭殺之意。
這股獨特的韻味蔓延出去,四周的空氣受到了影響,平添一種冷漠寂寥的悲傷感。
石之軒目露奇色,仍是不疾不徐地催動手指破空急點,須臾間,掌刃與劍指對撞,前者鋒銳如刃,後者洞金穿石,一輪交鋒,兩者不相伯仲,平分秋色。
見狀,石之軒猛地運轉真氣,施展開不死印法,洞金穿石的指勁頃刻間消失掉,換成一股強勁的吸扯力量,將李師道掌刀中的力量全都吸納,如同泥牛入海般消失無蹤。他變招快,李師道反應也不慢,察覺到對方的變化,他立即將氣勁凝練如一,任憑石之軒如何催動不死印法,也不讓他扯動自身真氣。
石之軒笑道:“真有你的!”
言語中似是在聊天,手底下的殺招卻是連綿不絕,每一擊招數都是江湖上難得一見的精巧妙招,揮灑自如間,剛猛勁氣與陰柔之氣時常轉變,冰寒與灼熱之勁詭異變化。
這一刻,石之軒已經將生可變為死,死可變為生的不死印法施展到極限境地,融匯生死的攻勢如長江大河般不斷朝李師道湧來。
如此變化多段的真氣以及精妙手段,讓李師道應對起來頗為艱難,只能堪堪守住,不過他此刻早已把生死置諸度外,以掌為刀,將所學刀法盡數施展出來。激戰之中,他也在仔細觀察和揣摩石之軒運轉真氣的技巧。
當今武林若論真氣屬性的數量,李師道自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長生訣的金、木、水、火、土、陰、陽七種,換=日=大=法的佛門真氣,加起來有八種之多。
目前他已經可以做到將八種真氣一起運轉,並行不悖,但卻無法在爭鬥的時候把每一個屬性的真氣的特性都發揮出來,例如同時分別將水、火兩種真氣的特性發揮到極致,他就做不到。
所以,他十分好奇石之軒到底是如何做到生死兩股真氣自由轉換的。
石之軒是魔門頂尖級的人物,也是《大唐》中數一數二的高手,雖然現在還在人格神裂的狀態,實力仍是與三大宗師不差多少。
他的手掌輕飄飄的似是沒有半點力道,其實卻是教人無從捉摸其輕重。最厲害是隨著他逼來的奇異身法步式,掌勁攻來的角度每一刻都出現新的變化,如此可怕的掌法,不是他在宋缺的壓力將刀法盡數融會貫通更上層樓,簡直就無從抵擋。
李師道抱定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雙掌為刀,上下翻飛,凜冽刀氣配和上刀意讓他整個人就如同一柄寶刀,凜然不可侵犯。每一次的交鋒都是石之軒佔據主動,可是凝練的真氣催到刀招,讓石之軒越來越難以奏功。
石之軒雙目邪光連閃,越打越是心驚。
他的眼力非常高明,瞧出對方的內力修為還在自己之上,回氣速度也是如此,不是經驗不夠無法找到破除不死印法的手段,說不得自己早就落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