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日,徐有貞的工作很“簡單”,和漢城內的官員往來,探聽眼下朝鮮國中局勢。好像就這麼一件事,但是辦起來要講究的細節可就多了。
不過,徐有貞也不過多打聽,他更多是在宣傳大明天子即將花大心思治理遼東,日後說不定還會出重兵恢復遼北,需要大量的有才之人效勞左右。進而詢問朝鮮國內有多少人打算前往大明為官的。
在臨行前,徐有貞從朱見濟那裡討要來了不少空白進士文書,只要覺得對方才能尚可,就可以賜予進士文書。朱見濟覺得可以分化對方,頗為康慨,直接送了二十份。
一時間,徐有貞居住的驛站外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哪怕是朝鮮國的當朝重臣也撇下臉,帶著子侄來希望博得徐有貞的喜歡。
徐有貞這些日子光是收受賄賂便拿到手軟,足有上千兩銀子,更不要說其餘金子及珠寶等物。而他也是拿錢幹活,拿出了十幾份文書送人。
如果你無法理解這種氛圍的話,可以參考後世國內學者對外國趨之若鶩的樣子,如清北學子畢業之後都想著在海外發展。明朝科舉並不限制外國人報名,朝鮮族的人也可以參與,哪怕是在大明當個普通縣令,回國之後也能夠憑藉這份資歷升三級。
當然,給徐有貞送錢的不止十幾家,手頭文書一共就這些,總不可能自己手寫吧。但是徐有貞也有辦法,他對朝鮮族高官子弟們說遼東乃是有為之地,只要在這片土地上作出成就來,照樣會得到重用。總之就是勸他們為大明效力。
而驛站這一幕幕,自然無法瞞過李瑈,這明擺著上他門來挖牆角,簡直是不可容忍。不過他心中便是有再多的不滿,也不好出面斥責,畢竟腳長在人家自己身上,不可能把他們的腳斬斷吧。相反,李瑈不僅沒有斥責,反而專門召開了一場宴會,勉勵這些得到明朝進士身份的子弟好生報效明朝,不要丟了朝鮮的臉面。
這就是文化霸權的力量,不用動刀兵,卻足以引來萬千士人投效,簡直是不殺人的武器。
也正是在這場宴會上,徐有貞藉著酒意,似乎是無意間地說了一句,“爾國中之前確立有諺文即朝鮮文字),依本官看來,完全是多此一舉。漢字豈不美焉,何必多此一舉,取些支離斑駁的字旁。想那契丹西夏如何不設有文字,又有多少流傳至今的,甚至連國族都不存。”
這話很重,將朝鮮同已經滅國的契丹西夏比較。契丹西夏立文法,創文字,為自己帶來滅國之危,你們也想要滅國嗎?
契丹西夏兩國滅亡原因有很多,牽涉到文法更是牽強,但是上國對此不滿,這是所有人都能夠聽出來的意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當下便有人附和徐有貞的意思道:“極是極是,此諺文用著甚是不順手,頗多訛誤處,本朝貴族一向是不用的。不過是開化百姓而已。”
朝鮮文字是一種表音文字,功能類似於我們的拼音,不是不能夠用,但是同音字太多,自然不好用。此外表音不表義,很多朝鮮族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名字的寓意。但是因為符合朝鮮族的語言習慣,在底層的傳播頗廣。世宗大王李裪為了推廣這個文字,甚至還在錢幣上刻印下來。
李瑈聽著自己手下的臣子和徐有貞一唱一和,真的沒有把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火都要竄到頭頂了,卻還要陪笑著道:“小國陋文,自然不入上使之眼,還望上使體諒則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一事尤需上心,國主,某倒是有一法,可解此難。”徐有貞搖頭晃腦道,一臉神棍模樣。
李瑈知道他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依舊問道:“還望上使賜教。”
“無他,爾國不是嫌民眾民智未開嗎?”說著,徐有貞朝西方朱見濟所在拜了一拜道:“我朝陛下此番平滅女真,有意廣延名師,開學校,你們不妨派些學子過去學習,待學成歸來,便可教導百姓讀書識字,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