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黃昏堪入夜,街頭巷尾燃敬香。
這個點兒,紫禁城外邊的百姓之家,正是闔家送灶的時候。
家家戶戶把供奉在神龕中的灶王爺請出來,用糖塗抹他的嘴,讓他在玉帝面前好話多說,不好的話別說。
然後又把灶王爺的像和草紙,紙馬等物一塊燒了,叩頭唸叨。
“敬送灶王上西天,有好馬有草料,一路順豐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帝說好言!”
其實這種種的儀式,實則是對上天的敬畏。
華夏之國,敬天敬祖,早已溶於百姓的血脈之中,成為世代傳承的信仰。
也正是這種無名且虔誠的信仰,使得一代代華夏人固執而又執拗的活著。無論多少外來事物,哪怕說得天花亂墜也不能移風易俗。
今年紫禁城中送灶的事,交予朱高熾和那些小藩王們去辦。
朱允熥和老爺子,則是有著更重要的事。
鳳儀樓外邊,爺倆貼著窗戶,笑呵呵的看著裡面,被嬤嬤抱著進行熟悉的小年兒。
小年後面必須要有個兒化音,讀起來既俏皮又順口。
說實話,朱允熥三個兒子當中,他認為老爺子這個小年兒起的最好。
可再一想到小年兒的大名,朱允熥又要忍不住心裡吐槽。
朱文垚?天,朱家一群元素週期表還不夠,老爺子跟土方又幹上了?
老三名字三個土,那將來有了老四,名字是不是四個土?
朱文(kui)?
那老五呢?老六呢?
“這孩子長的秀氣!”朱允熥身邊,老爺子笑著開口。
他今兒喝了不少酒,現在臉色有些紅,眉眼之中滿是笑意,“六斤還有四斤生下來的時候小臉皺巴巴的,可這孩子生下來眉眼都是開的。”老爺子繼續笑道,“估摸著將來是個俊後生!”
朱允熥笑道,“您不是說男人太俊沒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