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臣說道:“你回來了,我也該走了。”
趙闕預感到不妙。
“青石城來了幾位本不應該到此的老王八,你帶謝葵、韓起往錦衣娘接他們去東海的地方,我攔下他們。”呂清臣輕描淡寫的說道。
不管是謝葵本身神通眉間鵲的吸引,亦或她是謝之維的女兒代表的意義。謝葵都將是眼下江湖最為稱手可熱的人物,也許稱之為瑰寶,更加準確一些。
而趙闕也想明白了,為何明知朝廷在此地佈下了天羅地網,卻不見朝廷的人出沒?!實際上,之所以青石城聚集來了這麼多江湖高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朝廷收編、偽裝的,大概此時青石城的官道、小路上,已經駐紮官兵了。
內外夾擊,不錯的戰術。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擒獲或者殺掉謝之維最後的血脈,展示給天下人看,謝之維是個反賊,死諫朝堂,怒斥天子失德,是一件徹頭徹尾的陰謀事,加上一部分讀書人的鼓吹天子聖明,謝之維帶來的影響,也許被老百姓逐漸淡忘掉。
由此,那些藉由謝之維死諫朝堂,鼓譟起兵的,順理成章的都是逆賊!!甚至因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百姓,也會有天大的道理去譴責、派兵鎮壓他們了。
趙闕確信,朝廷上的那些官員定然這般想的。
但,天下間的事情,永遠都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朝廷那些中樞大人物們,自然知曉,又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呢……也許到了,需要一個人挺身站出來革新舊制的時候了,不過,那位端坐在帝位上的天子,如何想,想怎樣做,誰都拿捏不準。
大夏暗潮洶湧,一個謝之維、謝葵僅僅是勾引出了,活不下去的人的怒火,當然,像西蜀一地世家們的勾當,歷朝歷代都不缺少。
“對了。”呂清臣接著說道,“掩飾好你自己,省的讓當權者知道了,又不知有多少人頭滾滾落地。”
他顧慮的不錯,趙闕在救謝葵期間,令旁人知曉他便是輔國大將軍,只怕所引來的震動,不比謝之維帶來的影響小,一個為大夏立下戰功無數的將領,來救謝葵,是想叛變嗎?!
趙闕很認真的點點頭:“我明白。”
謝葵年紀小,聽出他們皆是大人物。
韓起心思活泛,察覺出了更多的貓膩,忍俊不禁的問道:“你們跟其他人一樣,是想利用葵兒嗎?”
趙闕看著他的眼睛,強自忽視掉韓起身上散發出來的蒼老氣息:“我們誰都不想利用她,謝葵好好的活下去、長大,就是我們的目的。”
韓起儘管不相信趙闕的片面之言,眼下的城內亂成了什麼樣子,他還是有數的,明白依靠這位自稱趙勾陳的男人,是能活下去的唯一選擇!
他帶著謝葵千辛萬苦、歷經重重磨難到達青石城,不是來自投羅網的,而是為了活下去!!
就像他與謝葵說的那樣:還活著,就是最開心的事啦。
“我信你。”韓起撒了個謊。
趙闕笑了笑,少年心裡想的什麼,他哪能不知道?
然後,他看向呂清臣:“都有哪幾位老王八到了青石城?!”
呂清臣掰著手指:“萬劍山莊一位隱世三十年的長老,蓬萊閣十二位劍仙來了一人,風雪大坪剛急急趕來了兩位不世出的客卿,進城不久,落雁堡的堡主帶著堡內的高手潛藏多日了,鏡花水月洞也忍不住派出了一位洞主,她不久前還從宅外經過……”
半山三境的蓬萊境,若說天下門派,哪個最解其中三味,恐怕誰也比不過蓬萊閣,畢竟,蓬萊境,是蓬萊閣為其命名的。
趙闕說道:“謝葵進城的訊息,應該是位叫做鄭宜的女子散佈出去的。儘管現在看來,她也不確定謝葵究竟進沒進城,僅僅把局面攪渾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讓她很危險了。”
經過適才的事,他對鄭宜的殺心,已然是濃烈到不能再濃烈了。
正是她,牽連到青石城的百姓,遭受一些無恥江湖人的迫害!
呂清臣略微垂頭回憶了下:“你知道鄭宜長什麼模樣嗎?”
趙闕說不知,將朱衣袖說過的話,轉述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