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廢后重生g> 第494章 回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4章 回程 (2 / 4)

由於沒有找到無相的屍骨,檀逸之一直不相信他真的死了,仍然派人在民間四處搜尋,遇山進山,見廟拜佛,勢要查盡天下間的每一座寺廟和每一間道觀。

蕭易安想起了夢中的場景,心裡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建議檀逸之派人去蓬萊山找找看。

於是蓬萊山成了朝廷使臣的著重暗訪之地,接了聖旨帶令所來,簡直是不放過山上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就差將山翻個個兒了,但是如此連續六次尋訪,卻仍然沒有半點線索。

大江南北,塞外天山,無論是細雨連綿的江南,還是四季溫暖如春的海島上,全都沒有無相的下落。

直到二十一年後,舊朝弊政盡除,江山穩固,朝堂清明,四海昇平,百姓生活安康,當朝陛下和皇后攜太子與公主出遊,去泰山封禪。

之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繞道蓬萊山。

但是中途登山時遇到一場大雨,明明豔陽高照的天空卻在片刻間陰雲密佈,帝后不得不駐足停歇,急忙找到一處就近的地方避雨。

可是在避雨的樹蔭下,卻看到那上面的樹枝丫杈裡掛著一串佛珠。

透過時光的縫隙,兩人都彷彿看到了當年那個出塵飄逸的白袍僧人,他的脖頸中就掛著這麼一串佛珠,翩翩如玉,風姿卓然。

無相從來沒有離開,他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生活在這個塵世間,忍受的無邊無際的寂寞,活得比任何人都要長久。

因為無相從來沒有接受過的大燕的任何官職封賞,史官沒有記載下他的一些行徑。

而無相因為復仇,周旋在兩個皇子之間的所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親手殺了慕容烈的事,在檀逸之的刻意隱瞞下,也不被世人所知。

幸好如此,才得以保全了高僧的名聲。

他還是那個清風霽月的僧人,一提起來人們只會想到他的傳聞,是如何相貌俊朗,初入金陵時引得眾人議論,沸沸揚揚。

還有人傳言說,無相那溫潤如玉的俊秀容貌,連公主都在聽他講經時忍不住暗自傾心。

只是奈何皇權富貴,天差地別,兩人被身份所阻礙,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天各一方,最終落得個陰陽兩隔,終生難以相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有一位科考不中,多次落第的秀才,生活落魄,他為求溫飽,將這個故事寫成了話本,同時賣給了說書人和戲院。

為了力保故事的精彩性,所以避開真名,在許多情節上不免特意刪改,增添了許多男痴女愛的佳話戲段,如公主和親等等,寫的跟真的一樣。

這個話本大受歡迎,戲院和茶館人滿盈座,雖然沒有采用真名,但是根據年代和名諱,大家都能猜的到所寫的人物是誰。

之後傳說廣為流傳,成為前朝皇宮內的一件野史軼事。

直到數百年後,仍舊以戲曲小調的形式流傳在民間,至於真假已經不可考究,每次人們談起這件事時,也無從考慮真假,只當做是一件風月趣聞。

當下的隨州城內一片祥和,慕容烈已經被除去,他的殘餘勢力盡數瓦解。

無論對於西秦那邊,還是塗驥和玉娘這些前朝勢力而言,又或者投降不久的大燕臣子,都是除去了一個心頭大患,無不覺得如釋重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