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此事發生在金泉寺,還是要與靜慧師太交代一下才是。
午睡之後,她起身前往廣明堂,去找主持師太。
結果才走到門口,就看見原本應該做功課的幾個蒲團上都沒有人,前面擱置的木魚也不見了。
只有一個年紀尚輕的尼姑拿著掃帚清理,地上是一縷縷的黑髮,不知是哪個女子的三千煩惱絲,如今盡皆了斷,落得一個清淨自在。
蕭易安上前問:“小師傅,敢問主持師太如今在何處?”
那人弱弱的答道:“師父在後面的禪堂裡,給新剃度的弟子講本寺戒律。施主若是想找主持,朝後面的方向直走,然後左拐第三間禪房就是了。”
“多謝小師傅。”蕭易安抬步想走,又隨口問了一句,“是哪位貧苦人家的女兒來寺裡出家嗎?”
金泉寺遠近聞名,是出了名的香火鼎盛。
所以有囊中羞澀的農家,遇到困境孤苦無依時,會將女兒送進寺裡出家為尼,起碼還能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附近有些心灰意冷之人,看破紅塵,也會自願出家。
這小師傅搖了搖頭,“不是,原是寺內的一位小師妹,她是帶髮修行,剛剛才讓主持……哎,施主!”
她話還沒說完,蕭易安就已經急匆匆的快步離開了,只留下後面那人的聲音還在禪堂裡迴盪。
帶髮修行?
這金泉寺裡帶發修行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蕭瑾繡!
她依言朝後面的方向直走,然後左拐到了第三間禪房,果然見到了靜慧師太和那位剛剃度不久的師傅,那人果真是蕭瑾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蕭易安腦中一時熱血上湧,已經被弄懵了,這種情況真是大為出乎預料。
她本想等平定亂象之後,將蕭瑾繡放回去成親嫁人的,可是轉過頭來她竟然剃度出家,遁入空門了。
難道是因為之前自己與她說的那些話,蕭瑾繡知道自己的兄長和姐姐都已經離世,受不了這個打擊,才一時衝動做出了這個決定。
靜慧師太見她進來,對眼前的弟子說:“圓痴,你且回去修行,有什麼不解之處再來問為師。”
答了一聲“是”後,蕭瑾繡轉身退下。
臨離開之時,蕭易安心有不忍,急忙叫住了她,怕她不理,又抓住了她的手腕。
剛想開口時,蕭瑾繡卻首先說:“施主,貧尼已經脫離紅塵,皈依我佛,世間再無“蕭瑾繡”這個人了,方外之人不曾有什麼留戀,告辭了。”
說完,輕輕的掙脫開蕭易安抓著自己手腕的力道,施施然而去。
離開時的那種果斷和決然,還真有幾分出家隱士的感覺,似乎真的要隔絕一切,不再與這個塵世有任何的不捨和流連了。
蕭易安看著她離去的身影,恰如遺世獨立,還是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