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放在卓穆兩人眼前的有兩條路。
一進一退。
無論洛琅與風松寒死前是否透露交代了什麼,就算將所有事情和盤托出,而今死無對證,便是蘇寒山也無可奈何。
所以卓不群與穆乘風大可選擇退路,今夜之事權當圍山剿匪,到此為止。不過日後若再想動手,就得三思後行。畢竟經此一事,已經打草驚蛇。
可轉念一想,為山九仞豈能功虧一簣?
開弓沒有回頭箭,走到如今地步,為何要退?或許只要再進半步,在神刀營顧長亭登山前殺盡這些存活者,包括蘇寒山,就能將一切煩惱解決,何樂不為?
這便是卓不群與穆乘風此刻的心理。
仿若著魔!
他們並非愚蠢,和許多普通人一樣容易被利慾迷失心智,尤其在自覺無路可退的時候,鬼使神差總想著繼續往前,僥倖的以為光明就在彼岸。
所以他們謹慎,一步步朝蘇寒山逼近。
心中彷彿有種聲音使役著,告訴他們只要殺了這些人,則萬事大吉。
……
餘火未燼屍骨未寒的清風寨裡,處處透露著微妙的殺機。
隨著卓不群與穆乘風持劍逼近,他們身後及周遭近百名甲士也各持兵器漸漸朝蘇寒山圍去。
深陷包圍的蘇寒山四顧,握著墨子春秋劍的手微微用力。
他相信這些甲士之中有不少兵部侍郎的心腹,與卓穆兩人一樣意圖明顯,欲藉機取他性命。但也相信,仍有部分人並不清楚自己此刻在做什麼,興許只是以為剿匪。
他更加清楚柳寨主偷天換日,將兩具屍體易容成洛琅與風松寒模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卓穆兩人發現事情敗露而狗急跳牆。
所以來了個死無對證,給他二人留有喘息的餘地。可卻沒想到,即使如此,仍無法阻止對方破釜沉舟。
這殺人之心令他心寒。
蘇寒山自然也不會束手等死。生命來之不易,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活著。
與李天下等人出於防範意識自覺靠攏,蘇寒山已下定決心。
殺將出去!
正如羽扇綸巾的柳玄策所說,此刻再費口舌恐也無法撼動當前局勢。因為對於持兵部侍郎手令的卓不群而言,這些身份卑微的甲士不過是隨波逐流的浮草,所有的行為皆建立在現實形勢之上。
人生於世,明哲保身。
依令行事,豈敢多言?
更何況,他們只是在剿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