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部長點頭,讓這負責人叫來了其他的研究院,等人都到齊了,他才拍手朝所有人問:“各位,大家也知道這作戰服的重要性,現在的作戰服其實已經領先世界了,可這不夠,別人遲早也會有這種作戰服,所以,我們需要一直領先。。”
“我想問問各位,將這作戰服改進,擁有更大的效果,或者說擁有明顯更強的效果,那需要多長時間?”
這話讓這些研究員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魯部長,科研上的問題有太多不確定性了。”負責人見此,馬上回答說:“這種結果我們也難以保證。”
其他研究員也紛紛開口:
“是啊,科研的事有太多不確定性了!”
“我們會盡全力研究的。”
“我們會盡快出成果的。”
“……”
一個個似乎都在保證了。
可這話也讓魯部長心裡嘆氣,真的,這種盡全力,儘快之類的保證其實都帶著敷衍性質,說到底還是沒有底氣說多長時間。
很多時候,別人這麼答應伱,其實就是一種敷衍,你請別人做一件事,人家和你說會盡快,那時間就歸對方定義。
一天是儘快,一個月也是儘快,在有的人那裡,一年也是儘快。
這其實就是一個不會盡力的意思,能辦成最好,不能辦成也就那樣了。
所以,潛在意思是你該識相。
在他們這科研上其實也是如此,儘快、盡力,看似保證的很好,其實這些研究員也是給自己放了一個非常非常寬鬆的區域,給自己預留了很大很大的舒適空間。
這就是新生代研究員和老前輩的差距。
以前他們為什麼能那麼快趕超世界?那些老前輩在這種情況下可是能立軍令狀的,直接敢保證多久完成。
為了軍令狀目標甚至日以繼夜的熬夜。
一旦時間到了,真完不成,就會主動退讓,讓能者上。
或者是新時代了,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這些老前輩的精神。
魯部長想著,就說:“秦老闆那邊也在研究這作戰服了,你們知道他之前拿了我們的一項技術,希望你們到時候別輸給人家秦老闆輸的太慘。”
這話似乎真的刺激到了這些研究員,一個個紛紛交談了起來。
一個看起來更年輕的研究院馬上道:“魯部長,那個小秦院士我們是知道的,可他研究的是植物基因方面的吧?他就算天賦再好,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是剛入門吧?我們這麼多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不可能會輸給他一個人吧?”
顯然,他很年輕,所以,他也很驕傲,因為他有驕傲的資本,同齡人中,他就是天之驕之。
其他人聽到他的話也是馬上點頭:
“是啊,魯部長,我們這麼多人不至於會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