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人物,生逢盛世,那是要為君王領十萬鐵騎,橫行塞外,封狼居胥,為君王贏得胡族口中撐犁大單于之名。生於亂世,則可橫行天下,為主上爭問鼎之輕重。怎麼就屈居在劉武周麾下了呢?
而王仁恭怎麼又得罪了這等人物,讓徐樂在神武將他暴打一通,然後現下又為前鋒,引數萬雲中軍民直抵王仁恭面前?
這個問題何歡轉眼間就不去想了,只是瞪大眼睛,死死看著數萬雲中軍民動作,看著劉武周的旗號。
看這幾萬人馬,到底是來投降,還是想將這馳道重重軍寨關卡打通,殺入馬邑郡腹地,與他們一決生死!
視線當中,一個人影從玄甲騎中逃出,被親衛接住,翻身上馬,加入了四下奔潰的潮流當中。
何歡認得分明,這正是孫通。徐樂一舉將他擒下,隨手就將他放了!
而徐樂麾下那些黑甲騎士,也不入已然放棄抵抗的地字六寨,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收拾死者,扶起傷者,在號角聲中,轉而繼續向南。只留下一地的血腥狼藉。
而在玄甲之後,在雲中百姓的歡呼聲中,劉武周的旗號也向南而動,可以清楚的看見恆安甲騎護衛著劉武周也跟隨向南而行。
原來用以戒備兩翼的恆安鷹揚兵,拔起了架在地上的大盾,揹負在背,隨之南進。接著數萬雲中百姓,仍然長矛指天,向南湧動。這哪裡像是乞降之軍,這簡直就是前來攻城拔寨決戰疆場的數萬虎賁!
可何歡知道,劉武周帶著幾萬軍民而來,真的不是來決戰的。
原因再簡單不過,這幾萬軍民之後,沒有輜重跟隨。最多有一點隨身乾糧,能支撐他們幾日?而且就這樣將自己幾萬人都陷入一條馳道之中的險地,面對周遭群山上重重軍寨。這實在不是打仗的樣子。
有這幾千恆安鷹揚兵精銳,去哪裡不行?為什麼非要帶著幾萬累贅的百姓,一定要到王仁恭面前請降?
何歡搖搖頭,不想再去琢磨這個只會讓人頭痛的問題了。
十幾名旗手號手還在呆呆的看著他,何歡擺手下令:“鳴金,各處守軍謹守營寨!另各將揀選精銳,分途去往南面山口商關!匯合王郡公的人馬,擋住出山道路!”
蘇平安訥訥的問道:“這是…………”
要打的話,在這裡打就是。何苦還要趕到南面擋在劉武周面前?
何歡沒好氣的瞪了蘇平安一眼:“要是真讓這幾萬人衝到王郡公面前,真請降就變成了殺王郡公,到時候劉武周就活過來了!咱們寧肯為王郡公效力,也不能屈居劉武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