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武周,蘇平安自然是恨他居然出此決絕一招,趕幾萬百姓一起來拼命,拖著馬邑鷹揚兵一起殉葬,如此心狠手辣之輩,虧自家還曾經同情過他的處境。
對於王仁恭,蘇平安也是滿腹的怨懟。
就算他不甚聰明,也看出來了。劉武周來拼命,對於王仁恭而言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最好馬邑土著軍將,在這一仗凋零大半。到最後王仁恭再來收拾殘局,馬邑兩府精銳,輕輕巧巧就給他徹底掌握在手中了。
怪不得這位不肯輕離善陽一步的郡公,這次卻急急忙忙趕到前線來督戰!
可大家還有什麼選擇?
此時此刻,雖臨大敵,可蘇平安心中有的只是絕望。
烽燧頂部,漸漸傳來騷動之聲。不問可知,是對面山下紮營的恆安鷹揚府大隊在調集出動了。可蘇平安仍然坐在胡床之上,一動不動。
一名親衛近前,低聲道:“營將,該讓各處軍寨應旗了。”
蘇平安嗯了一聲,又狠狠閉了一下眼睛,這才站了起來。才站直身子就是一個踉蹌。身邊親衛來扶,卻被蘇平安一把推了開去。
旗手吹角手們都望向蘇平安,只等蘇平安號令。
蘇平安一時不敢向南瞻看恆安鷹揚府軍勢,只是大聲下令:“吹角,揚旗!”
號角聲次第響起,四方都站定旗手,揮舞旗號。而各處軍寨應和的號角聲也響動起來。一名名旗手回報,各處軍寨,都已經應旗,只待恆安鷹揚兵攻上門來!
這個時候,蘇平安才深深吸了一口氣,向南而望。
入眼之處,盡是人潮。但卻不是百姓在前,恆安鷹揚兵在後的態勢。
大隊恆安鷹揚兵卻是率先而南,眼看就要進入山道之中。而走在最前面的,似乎就是劉武周的鷹擊郎將旗號!
這怎麼劉武周走在前面了呢?這哪裡是驅百姓而前,攻破沿途軍寨的陣勢?
在蘇平安想來,今日陣勢,應是百姓在前,不分道路,漫山遍野而來。而恆安軍在後,只等百姓們用性命動搖了哪一處防線,則選鋒之士乘隙而入,次第攻破軍寨。而劉武周應掌最為精銳的恆安甲騎在後,以備王仁恭遣馬邑越騎上來援應。
但現下劉武周的旗號,怎生就走在了最前面?
莫不是誘敵之策?
一名親衛突然手指前方,聲嘶力竭的大喊起來。
“營將,是白虎旗!是解鬥之旗,是請降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