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心中也未嘗沒動過這種心思,可是在最後一刻還是選擇了放棄。
倒不是徐樂對承基手下留情,而是這種行為與徐樂信奉的“直道”不和。
若是自己以承基擋箭,和對面宇文承祥、司馬德勘那些卑鄙小人又有什麼區別?
承基不愧為一代豪傑,似這等人理應陣亡於戰場,而不是死在這種亂箭之下。
隨著司馬德勘下令,自己這些人註定難逃一死。
左右難以逃脫,又何必多損失一個漢家勇士?
宇文承基的身軀剛剛倒下,箭矢便已落下。
雖說這些騎兵所用的騎弓力道不如步弓,但是成片的箭雨依舊足以致命。
饒是徐樂動手快,承基身上也中了好幾支鵰翎。
只不過他有重甲護身,這些箭對於他而言並不足以致命。
人倒在地上,剛剛翻轉身形,便看到了徐樂等人的情景。
韓約高舉大盾身形下蹲,如同一面牆壁,牢牢擋在了楊思面前。
他的盾上以及身上都長滿了箭桿。
如此密集的箭雨,便是再怎麼寬大的盾牌也不足以完全阻擋,何況韓約還要保護楊思,處境自然更為兇險。
也不光是韓約,小六、步離以及……徐樂。
他們的處境,都和韓約差不多,甚至更為險惡。
這一片交戰區域地勢開闊沒有遮擋,加上這些騎兵確實射術不弱,徐樂等人再怎麼手疾眼快也不可能毫髮無傷。
直刀畢竟不比馬槊,縱然徐樂的一路護身刀法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也無法如同舞槊一般把自己的身軀遮護得風雨不透。
箭簇從寶刀所顧不到的方位鑽入,毫不留情地鑽入鎧甲。
這些騎兵所用箭簇,都是大隋將作監精心打造,本來是準備用來震懾四方蠻夷各地豪強,卻不想今日卻用在了自家人頭上。
哪怕是準備為天子穿戴的甲冑,也照樣抵擋不住自家精心準備的利箭。
箭簇射透甲葉鑽入人體,頃刻間便在徐樂身上製造出無數創口。
這位彷彿銅打鐵鑄一般驍勇的豪傑,再也無法維持自己的雄姿。
今晚,徐樂第一次露出了疲態。
他的身形一陣搖晃,幾乎維持不住的身形,也是他功底足夠紮實,急忙一個馬步重新站穩,才沒讓自己的身軀倒地。
其實以徐樂的武藝、身形以及六識敏銳程度,即便是不能保證不受損傷,也不至於傷得這般重。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他不光要保護自己,還要分心照顧小六、步離,甚至很多時候要拼著自己受傷保證這兩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