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坡也搖搖頭:“都在一條船上了,還說這些做甚?只等和劉鷹擊會合,再將家眷安置好,我這顆心才算能放下來,且走一步看一步罷。現下先尊奉號令,迴轉神武!”
~~~~~~~~~~~~~~~~~~~~~~~~~~~~~~~~~~~~~~~~~~~~~~~~~~~~~~~~~~~~~~~~~~~~~
一隊騎士,正穿行馳道之上。
這隊騎士,約有一營規模,一二百騎的樣子。
看旗號服色,仍然是馬邑越騎所部。
前面選鋒營探路,後面馬邑越騎大隊接應,將對手哨探一直壓回到神武城下。以便於接應大軍陸續趕來,這是再正統不過的行軍方法。
王仁恭這反擊神武的命令下得倉促,大隊步軍調動起來費時,自然就是以麾下機動性最高的馬邑越騎率先用上。
這一營馬邑越騎將領,也是王仁恭家將出身,叫做王翻,和石朝志還頗有交情。
石朝志一營,骨幹都是王仁恭家兵家將,其餘是招募四方強悍糾合而成。不管戰力還是忠心,都是最受王仁恭信任的營頭之一。
但王翻這一營,老底子卻是馬邑鷹揚府中本地老卒,這些人久在邊地,人熟地熟,歷年突厥入侵,還活到現在,都是菁華。是真正不弱於恆安甲騎多少的精銳。
而劉武周太得馬邑人心,這些馬邑本地老卒,哪怕選入了馬邑越騎當中,王仁恭對他們仍有一番警惕之心。使用上也頗為慎重,王翻更是他的王姓族人之一,雖然出身遠支,但這個時代,只要是族人,就是最值得信任的物件。
這一隊行進起來,比之頂在前面有偌大名頭的馬邑越騎選鋒營,卻像模像樣了許多。
這些馬邑老卒,自發的將隊伍散開,兩邊丘陵都有小隊騎士控制。而行進大隊隊形也拉得比較疏散,便於保持發揚騎兵的機動性。
行進在途中,也沒有半點散漫模樣,而是在隨時戒備,一旦有什麼變故,馬上就可以反應!
這一切都不需要王翻號令,營中隊正火長甚而骨幹老卒,自己就分派佈置了。
這般省心,卻讓王翻頗為鬱悶。王仁恭給他的號令就是切實掌握住這個營頭,骨幹最好全部換做自家人,在這營中做到令行禁止。
可這幫邊地漢子,表面對你恭敬,但全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哪裡瞧得上自家這個養尊處優的王氏族人出身?
此次行軍,一切都是他們自行其是的安排。縱然是讓自己省心了,可總心裡不是滋味。想發作吧,不知道從何發作起,想認了吧,又怕將來對王仁恭沒法交代。
思來想去,最後只能嘆口氣。
這馬邑郡邊地,不知道還要在這裡耽擱多久。就算回返洛陽長安當一個看門小吏,都比在這馬邑當郡縣之長要來得快活。
這大隋怎麼就亂了起來,這安穩日子,難道真是讓各位貴人過得生厭?
正在滿懷心思之中,就聽見兩邊丘陵上響起尖利的呼哨之聲。
王翻抬頭,就看見兩邊丘陵上的本營哨探,摘下背後認旗拼命揮舞起來。
前路有警,要打仗了!
在這一瞬間,王翻頓時臉色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