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才一見傾心,先是驚訝,後是露出幾分憐愛,他不顧險峻,上前撫摸那株野生茶樹,還喃喃自語:這裡遠離凡塵,好好頤養天年吧。
正在折返途中,汪秀才忽見天心紅巖的茶山上,一籠籠,一溜溜,依山勢而建的茶園裡長滿茶樹,鬱鬱蔥蔥。原來在山腰,還有一大片茶園,藏身於這片荒野藤蔓之下。這時他才見到茶園的真容。
汪秀才嘀咕一句:在跟我捉迷臧啊。
農廬在一旁直樂。
山上多奇花異樹,這些茶樹生長其間,普遍三米多高,清新脫俗,碗口粗的樹幹淺白而細膩,枝葉交錯,茶葉肥壯,野性十足。
汪秀才穿行其間,彷彿有精靈相聚。他忽然來了一句:“若要採茶,恐怕得搭木梯吧。”
農廬說:“是的,每年採摘時都要提前架好梯子。”
汪秀才沿著思路往下說:“這裡做出來的茶,定是精品。”
農廬如實回答:“是的,滿批白毫,根根均勻,挺直如針,入口香蜜,滋味鮮靈。”
當他倆從茶林裡鑽出來,汪秀才再次打量周邊,果然發現茶樹滿坡滿溝,密密麻麻,蔚為壯觀。它們在野嶺過著自由散漫的日子。
此時,汪秀才近身採了幾片嫩葉,放進口裡嘴嚼,先是青澀,後是清甜中帶一絲苦味,慢慢浸潤就是一股清香縈繞舌尖了。汪秀才連聲說“好茶,好茶。”
這時,汪秀才站在茶園,朝四周看了看,說:“那些砍了頭的茶樹是怎麼一回事?”
農廬說:“砍,是為了發枝。一片茶園裡,被修剪過的往往比未修剪過的發芽早。而枝系特別多的,一定是被火燒過的,芽頭從枝系井噴而出,之後長成參天大樹。”
汪秀才聽後,豎起大拇指:“你是這方面的行家。”
他倆繼續在茶山轉悠。忽然,古老的山林裡鳥聲此起彼伏,飛鳴而出。
汪秀才隨農廬穿過一片野樹林,抵達鹿鳴崗。環顧四周,一座土廟與對面的山體形成呼應之勢。他倆站在崗上,汪秀才指著不遠處的山峰說,:“這真是神仙呆的地方啊。”
忽然,汪秀才大膽預言:“這麼好的自然條件,你們一定能迎來鼎盛之時。”
聽到此話,農廬都有些不好意思,又像在表達一份決心:“我們盡力吧。”
隨即,他倆離開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