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杏字,真算不上什麼好字。農天一開玩笑說,如果拆字,它上面一個木,下面一個口。怎樣看,都是木口木臉,呆頭呆腦的。
汪紫薇噗嗤一笑,說道,就你學問多。
儘管如此,大家好像特別喜歡這個“杏”字。銀杏紅杏,南杏北杏的一大堆,可煮可煨,可鹹可甜,特別是南頤縣人,就地取材,像農天一母親這樣的荊山女子,南杏是她煨湯常用到的材料之一。如果是鹹的杏子就煨豬尾湯,甜的杏子則燉當地產的上好雪梨,味道鮮美,還有滋補身體之功效。
小時候,汪紫薇的姨媽生了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叫春杏,妹妹叫艾杏。她們經常到汪家來玩,每次都是由她們的父母親牽著來汪家。
這對取名杏字的姐妹花,特別愛動,而且有幾分淘氣頑皮。汪家屋後的鄰居養了幾隻火雞,她們老愛逗火雞取樂。姐妹倆一前一後包抄,將火雞趕來趕去,還時不時學著火雞叫。把汪家的一隻白狗連帶著也給逗樂了,跟在她們後面一起跑。所謂雞飛狗跳,想必就是這種場景吧。
後來汪家鄰居不養火雞了,改養起兩隻大灰鵝。這鵝可不是隨便能夠欺負的,你追它反而被它追著跑,一旦被追上,它就咬著小腿不鬆口,而且還會搖頭擺腦地擰起來,一副兇巴巴的樣子。春杏和艾杏大概是被擰怕了,也漸漸少去屋後玩了。
後來,汪紫薇也就很少聽到她姨媽扯開嗓子大叫:春杏艾杏啊,你們不要去逗火雞了好不好?弄得雞飛狗跳的,吵死個人的!
春杏和艾杏,她們是汪紫薇小時候的朋友。也是因為她們,汪紫薇很早就學會“杏”字怎樣寫,知道木下面一個口。
隨著年齡增長,汪紫薇知道了好些有關杏的解釋,深明其意,也懂得如何使用。像紅杏,被用到時,似乎不是什麼好事。就如同桃花,讓人有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異曲同工之妙。
可不是,桃花和杏花都是粉紅色的多,與緋聞有關,就是桃色事件嘛。所以都是會“紅杏”出牆的,一旦攀出牆去,那就大事不好了。
汪紫薇每每想到這些,對杏似乎有一點敬而遠之的味道。
杏子和桃子都是水果,開花可賞,結果可食。倒是銀杏十分出奇,此杏不同於彼杏,樹齡一般都是數千年以上,被譽為地球的活化石。目前被發現還活著的,竟然有一萬年之壽呢!
這不,恰好農家庭院旁有一棵千年銀杏樹,這可真是上天所賜!汪紫薇覺得這是一種天緣。
銀杏俗稱白果,不過,這東西愛惹是生非。在舊小說裡,男人大多妻妾成群,在一個屋簷下,妻妾們一邊剝著銀杏仁,一邊含沙射影,有時針鋒相對。看似消磨時光,實際是在暗裡過招,實則是在爭風吃醋。
南杏甜,北杏苦。這種種的杏,雖各有巧妙,但都不得汪紫薇的心。她覺得太複雜了,難以承受。其實,她只喜歡杏脯。她說,杏脯簡簡單單的,取杏子對邊切開,曬乾即成,沒有任何有害的新增物,要的就是一個自然天成的味道。
有一次,汪紫薇一口氣吃了半斤杏脯。當她說給農天一聽時,農天一露出驚訝的表情,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事。
說到汪紫薇的母親,她吃得可比汪紫薇刁鑽多了,汪紫薇的母親喜歡喝杏仁茶,愛吃杏仁豆腐。汪紫薇身為其女,卻未得其真傳。汪紫薇曾經自嘲,這是她自動放棄的結果。
汪紫薇記憶猶新,杏仁豆腐還是蠻好吃的,家裡人都喜歡,可杏仁茶這玩意,她倒覺得明擺著就是個“騙局”,因為茶裡沒有一片茶葉!所以她有一種抵抗的心理。
杏仁茶,就是以杏仁磨成粉,加白糖和米粉,且帶點“木蝨”味。這“木蝨”味,汪紫薇清楚地記得,夏天裡,一般山裡人家為了防蚊蟲,可以栽種一些芳香類的植物,比如玉簪、天竺葵、七里香、驅蚊草、藿香、薄荷、紫蘇、菖蒲……
所以汪紫薇認為,這是所有“杏”食譜中最具欺騙性、最複雜的一個品種。
汪紫薇的母親之所以喜歡喝杏仁茶,想必是視杏仁為保健品,既可滋補,又可潤肺化痰。可那時,汪紫薇則恨其帶有欺騙性的一面,她甚至覺得挺虛偽的,故而不喜歡裝腔作
勢的的“杏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