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那生滅之力本身貫穿而來的力量太過於繁浩了些,當然,還有那更為高卓的屬於金丹級數的涅槃之力混合入其中,更教其諸氣交織間,顯得朦朧縹緲起來。
這種極短暫時間的過分進益,竟教楚維陽難免的有些熏熏然,渾似是酣醉一般,於自身所處的玄境之中有種朦朧模糊的不切實際的感覺。
他從未曾有那一刻,覺得自己所駕馭掌控的二十四正劍意是這樣的繁浩,而在這些繁浩之中,愈發的有著各不相同的劍意本身相互交織與共鳴著,於其上凝練出更為高卓的劍道意境來。
繼而,這些同樣高卓的劍道意蘊,似是在那無垠的劍界之中相互磋磨著,要印證出相類似卻又煥然一新的功果。
與此同時,楚維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泥丸宮內,那玄真寶鑑倏忽間洞照幽光,內裡一道陰冥道宮開闢、鼎立。
進而,有陰靈顯照,在寶鑑的拆分與彌合之中,將一切關乎於劍宗諸道子的神魂拆解與拼接於一處,化作純粹的底蘊累積。
繼而又在這累積的過程之中,輕而易舉的因為其本身的繁浩,蛻變與昇華為神形。
最後,是這道承載著劍道底蘊的神形開始單方面與楚維陽的心神所通感,分屬截雲、太陰、承乾一脈的諸般劍道意蘊,相繼在楚維陽的心神之中顯照,繼而印證於無垠劍界之中。
若是別個大教的道與法楚維陽會處理的慎之又慎,可是劍宗的道法,對於他而言,卻從來渾沒有什麼是值得在意的。
在劍道功訣的處理上,楚維陽顯現著過分膽大包天的那一面。
可是,這一層面的精進勇猛本身,卻並不曾能夠解決問題。
神形底蘊的加持,也只是教楚維陽那本就洶湧至極的劍氣本身以更為磅礴沛然的姿態生髮。
於繁浩之中,愈見得繁浩!
可是世上九成九的蛻變與昇華,量變的累積都是在為質變做鋪墊。
但是此刻的楚維陽,卻好似是極難引動質變。
哪怕自然生滅的意蘊已經漸漸地被楚維陽在梳理的過程之中貫穿了始終,可是這生滅本身的力量卻顯得單薄了些,其本身暈染開來的速度,甚至比不上此刻楚維陽那劍界之中接連生髮的承載著諸般義理的朦朧劍氣。
同屬於陰陽乾坤之道中,誰也沒有比誰更無上,誰也沒有比誰更為孱弱。
只靠著道與法的自然磋磨,這似是須得是要更為長久且漫長的事情。
可就在楚維陽正要思量著如何去做的時候,忽地,那些同樣貫穿著諸般意蘊始終的涅槃之力忽地迸發出蓬勃的氣勢,與此同時,無端的,一道鳳鳴聲竟穿透入了劍界之中。
那是與生滅之力同源而出且並駕齊驅的力量,那是甚為陌生但卻曾經入駐過法劍的氣機。
霎時間,那鳳鳴聲竟似是與劍界產生了全方位的交織與共鳴。
連帶著,楚維陽那沉浸在劍界之中,醉醺醺的精氣神三元,於此刻也忽地像是找尋到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觸,繼而便要徹底的徜徉在那暖流之中,超然而忘我。
但是下一刻,楚維陽便忽然間明白過來,那一道暖流也不過只是鳳凰天火的涅槃之力牽引的前奏而已。
倏忽間,伴隨著那一道鳳鳴聲,忽地,這無垠劍界像是被洞開了一道口子,緊接著,楚維陽的三元之力像是包裹駕馭著自身那比繁浩還要更為繁浩的劍氣洪流,緊接著沿著暖流的牽引,自那一道口子之中噴湧而出,倏忽間,切實的洞入了某種無上熾熱的包裹之中。
那是鳳凰天火。
登時間,那繚繞的鳳鳴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