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後一幕,樊蘭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他猛然推開桌子騰地起身,心跳如鼓,滿臉都是不可思議,在原地快速的打轉。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樊蘭太不敢置信了,他怒吼著,甚至想要砸碎這張書桌。
可是,他很快又坐下,又看了那衝擊十足的八個字。
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多麼震撼的字眼。
樊蘭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感到眼前的世界在天旋地轉,眼暈無比。
“李講瘋了,李講真的瘋了,他怎麼敢這樣寫的?這是對禮道的大不敬,禮部會瘋的!”
他從未想過,這則故事居然能發展到這一步。
從古至今,這是第一篇父與子產生激烈矛盾,甚至最後恩斷義絕的故事。
李講這是在宣傳,與生父對抗的理念?
可他甚至找不出誰錯了!
因為在李講的這一版故事中,他將哪吒的形象正面化了,而一開始的夜叉,到後來的東海三太子,都塑造成了絕對的反派。
站在每一個人的立場,當時做出的決定,都絕對吻合他們的人設。
每一步決定,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壯烈,激昂,悽惻,扼腕!
各種各樣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樊蘭終於有了一種面紅耳赤的感覺。
事實證明,
他錯了。
而且錯得相當離譜。
因為,他不僅沒有猜對故事之後的發展,而且還切切實實的,被李講的小說給震撼到了。
在此之前,他從未把李講的“小說家之祖”這一頭銜放在眼裡。
畢竟無論怎麼看,與詩、詞、歌賦等文體相比。
小說好像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直到今天,樊蘭才發現。
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的愚蠢!
若在李講之後,大唐還能有人,寫出類似於《哪吒鬧海》的小說。
那這條聖道,遲早有一天會壯大,甚至與詩詞歌賦並駕齊驅!
“後文是什麼……後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