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講帶著五萬兩銀票,從韓家離開。
回到家的時候,婁娟已經將飯菜做好,就等他了。
飯桌上,一人一鴨大快朵頤。
婁娟則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偶爾嗔怪道:“吃慢點,瞧你們兩個急得。”
平日李講讀書的時候,都是李可達陪著母親。
所以一人一鴨的關係升溫的很快,婁娟已經習慣這麼一個鴨孫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境界的不斷提升,李可達也成長起來。
雖然外貌上,還是鴨子居多,但體型上卻更像是鴕鳥,一雙腿修長筆直,已經有李講腰部那麼高了。
它坐在椅子上像小孩一樣,一雙腿自由晃盪。
聽聞李講今天出門洽談生意。
婁娟好奇地說:“兒子,你真要開報亭?那玩意費時費力得很,你又要讀書,又要做生意,哪有那麼多精力?”
“這不是有您嘛。”李講笑道。
“又胡說了。”婁娟沒好氣地白了兒子一眼。
“放心吧,我已經請好專業人士了,會有人幫我管理的,我就負責報刊就行。”
李講口中的“專業人士”,是他從文院中,精挑細選的一個學生。
此人名叫徐瀦,出身和天賦都很一般,在外院讀了三年,至今還處於金丹境大圓滿。
不過他有一點讓李講很滿意,愛賺錢,而且非常享受賺錢的過程。
徐瀦年紀雖輕,但據說積累的財富已經堪比一些縣級世家。
李講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許諾了兩股,才把他心甘情願拉入夥。
又過了幾日。
因為李講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隱瞞的意思。
再加上青州城各處,已經陸陸續續搭建起報亭,開始為將來做準備。
難免的,會有路過的行人,對這造型小巧的建築感到好奇。
“那些人修這個玩意到底是做什麼的?這麼小……難不成是茅廁?”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李貫州的生意,叫‘報亭’,以後要用來賣‘報紙’的。”
“切,你很懂?那你告訴我,什麼叫‘報紙’唄?”
“報紙就是……報紙就是……說了你也不懂!不過我聽說啊,李貫州要把自己的詩文刊登在上面。”
“什麼?!真的假的?他那麼多貫州作品,這報紙得賣多貴啊?”
“誰知道呢,反正咱們老百姓買不起就是了。”
議論聲一開始很小,甚至可以說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