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說完一句,高伯逸轉身就走,懶得跟高昌國的這位商賈墨跡,實際上他的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棉花和紡織業,這是一個劃時代發展生產力的東西,所起到的作用,絕不亞於攻滅一國。
走在路上,高洋手裡拿著花蕊布,翻來覆去的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九合,這布,比絲綢還貴,摸著粗糙,一塊一塊凸起的不甚平滑,估計就算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也不舒服。它到底有何用途?”
作為皇帝,考慮的自然不是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而是天下人身上穿的衣服。高洋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小農經濟,手工業經濟發展了好幾百年,人們也早已不是有什麼東西能做衣服就披身上。絲綢,麻布,皮裘,大家身上穿著的無非就那麼幾種。至於後來用“紙衣”禦寒,那都是權宜之計。
期間不是沒出現過別的可以織布的農作物,比如說亞洲棉,但都被實際需求所淘汰,沒有推廣開來。說白了就是價效比太低了。
我用十倍於絲綢的錢,弄一塊新布料,又不能賣錢,多買幾個奴僕種桑麻,豈不美滋滋?
高昌國的花蕊布,跟北齊本地的絲綢相比,都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更別說南陳出口的拳頭產品蘇州和建康絲綢。
所以這家店鋪門可羅雀,需要靠吆喝來賺眼球,也就比較好理解了。
“人多耳雜,我們找個酒肆的隔間說話。”
高伯逸低聲說道。
找到一家名為“醉仙樓”的酒家,上了二樓,進了一個用三面屏風隔起來,靠著窗戶的“包間”裡,高伯逸將花蕊布放到桌案上,攤平了給高洋看。
“陛下,這種布,是用高昌棉織成的。之所以很粗糙,是因為高昌國織布的技藝很差,而非這種棉不能織布。
或許它真的比較貴,但這種布,有著絲綢所沒有的優勢。”
“什麼優勢?”
“第一個,棉花畝產量高,易得,推廣種植以後,價格很快就會降下來,這是其一。”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能禦寒。填充到被子裡以後,蓋著非常舒適,在冬天,這東西你救多少人命?陛下,沒有人,就沒有糧,沒有兵,沒有財貨,什麼都沒有。
微臣覺得,今後可以在齊國大規模推廣高昌棉種植,並且,在民間懸賞,研究出新的織布技術的人,重金封賞,甚至還能做官。
有了棉布,何愁天下不平?”
沒想到微服出巡的時候竟然還有這等收穫,高洋也是有些興奮。隨即想到自己身體已然不行了,又是幽幽一嘆,面色黯然。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