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第一屆醫師交流大會(感謝 浮生如流水的月票~)
不論李家的人如何想,李三娘照舊過著每日外出當值的規律生活,旬休時她就領著露珠兒回李家吃頓飯,和家裡人說說話。
不過也要說,因著大理寺判決了劉超絞刑一事,李三娘再次在長安城裡火了一把。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劉超的死是律法的結果,但是,李三娘這女官的身份終究是給長安城裡來往的人們添了新的話題。
永平坊,醫藥三堂內。
臨近午時,醫堂裡也沒有什麼病患來了,老李醫師和崔醫師(這倆是李三娘之前在永平坊醫藥三堂坐診的時候的那倆老頭,不知道讀者寶子你們還記得不?)兩人站起身活動腿腳,順便湊在唐明月身前打聽有關李三娘的事。
老李醫師和崔醫師再是沒想到當初靠著數種技法換得考試資格,考進長安醫藥聯盟,成為長安城裡的第一個女醫師的李三娘,竟然在不過數年的功夫裡,就能進了太醫署,做起了女官來了。
這就讓老李醫師過去內心裡那般對女娘婦人的瞧不起,好似就是個笑話。
“這女娘教好了,也是能和兒郎一般建功立業的啊!”
是的,李三娘進了太醫署,做了女官,建立了婦產堂這事兒在老李醫師來看就可以說是建功立業了!
一個醫師在此時的最高成就不過就是進太醫署,再厲害點兒那就是成為太醫署署正,正兒八經的五品官。
這差不多就是一個醫師在此時的最高點了,這可是能夠在家族族譜裡獨佔一段話,甚至是一整頁的。
一個男子醫師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成就,李三娘她一個女娘做到了!
要知道,在李三娘之前,太醫署裡的女娘最大成就無非就是個醫女,是替男醫官給後宮裡有品級的娘娘們看診、熬藥、按摩做雜事的存在啊。
要不然,為何代代行醫的人家裡竟然還是沒出幾個女娘學醫來呢?
一自然是家裡的女娘培養出來,就算進了太醫署,那也只能做個最低等的醫女而已;
耗費那般大的力氣培養女娘,最後收穫不了什麼,家族如何願意繼續培養?
二嘛,當然是女娘最後都得出嫁,哪怕像陳雁芙和之前的李三娘那般出嫁前家裡能給陪嫁幾個藥方子,就已然是對孩子好的了;
更多的不過是給些銀子,這就很不錯了。
因為女娘出嫁了,在此時的觀念裡那就是成了別人家的人,這行醫的竅門和經驗,自家代代總結出來的藥方子和技法,總不能白白給別家做嫁衣吧?
如此,為了家族,自然就是隻會傳男不傳女的。
要不是太醫署還有著教育醫師的功能在,民間的醫堂哪裡會有幾家?
但出了個李三娘!
如此,老李醫師就琢磨上了:“我家女娘是已經過了年歲了,可我那小孫女還尚小啊!
若是往後專心培養我那孫女,將來給她招贅個兒郎,那不就還是我家的人?
說不得往後我家也能出個女官來的。”
抱著這般的美好期願,老李醫師就向唐明月詢問起了李三娘來。
“.那日和我家娘子去看她,沒什麼事,受傷的是她的那個女弟子。
不過,那箭傷現下應該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