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吃過了早食,就和幫她提著醫箱的秋香一塊兒坐車去當值了。
李母幾人忙完了家務事,就去開了隔壁女娘幫扶會的門,打算好好商議一番李三娘交代的幾件事。
主要是穩婆學堂第一期學員的問題。
既然選了人,也要準備開始教授了。
但按著李三娘的規劃,得先請個先生,讓這十人裡的大半不識字的人先識的常用字。
然後再由李三娘上手講解理論,最後帶著每人輪換實踐上半年,再考核一番,親自接生過嬰孩後,達到出師的程度,方可出師。
“就按三娘說的,這請先生可是件好事。
不光是來和三娘學接生的那些人,就是露珠兒、宋小娘和寶丫也能跟著學學字兒,是個好機會來。”
李二嫂想著,這到時候家裡就不必再看顧露珠兒的學業了,實在家裡人人都忙著一攤子事兒,沒空管孩子了。
“可咱們這都是女娘,最好請個年歲大些的先生,要是能有女先生那是更好。”
李大嫂還是擔心要是請了男子來盟會里講課,因著那十人裡有些年輕的小女娘,總是有些不便的。
“我記著孫穩婆不是說她家孫女春蘭,是在她們坊裡請了一寡居的會讀書寫字兒的娘子教字兒麼?
回頭,咱們去打問打問,要是能行,拿了禮上門請這娘子也成。”
“阿孃這話說的對,若是能請個女先生,那是頂頂好的。”
說幹就幹,李母直接就請十九駕著馬車去了永平坊找孫穩婆去了。
春蘭在門口聽著是李母來了,趕緊開了門,果然門外就站著李母呢。
“阿婆,是李家阿婆來了。”
等李母端著茶盞坐下後,就對著孫穩婆道:“我不和你說虛的,上回聽你說你家孫女是坊裡一寡居的能讀會寫的娘子給開的蒙,我家三娘那穩婆學堂頭一件事就是要教女娘們識字咧。
都是女娘,自然是請個女先生最為方便。
你快與我說說,這娘子可是合適?”
孫穩婆著實沒想到李母上門是為了這事兒,不過這女娘識字讀書那可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