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只是有些人不介意,很多男人還是很看重這一點的,所以李二郎才會那麼問。
李三娘看著李二郎和他身旁的已經快十四歲的李三郎,心裡不知道該不該跟他們兩人說實話來,李三娘正糾結呢,就聽坐在上首的李母道:“他們倆也算不得是孩子了,一個已經做官當值往家掙銀錢了,一個再有一年半載就能相看女娘了,與他們說實話吧。”
李二郎就知道這裡頭有事兒,他和憨厚的李三郎對視一眼,就看向李三娘:“小姑,快說說,這是怎的一回事?”
有了李母首肯,李三娘也就敢明著把王家的事兒都說出來了,就是在正堂裡坐著這麼一會子都沒說話的吳巧蘭、寶丫和李二嫂一看有八卦可以聽,這會子也挺直了腰桿子,做出一副聆聽得樣子來。
“.就這樣,去年那會子就覺出不對來了,當時我還與阿孃、大嫂和二嫂說過這事兒來。”
李二嫂一聽,想了想,點點頭,應了李三娘的話,“我想起來了,當時三娘確實說過這事兒。”
“這不,今兒個去了,阿孃交代了讓我找機會見那小郎君一面,也好給露珠兒知道知道,她阿耶後生的孩子是她同父異母的阿弟,讓她心裡有個印象,別在將來見了,兩人不認識,那就鬧出笑話來了。
這不,一看王子恆那樣子,我心裡就有了些許猜測。
但他們王家人打哈哈,我和二兄也沒想較真去。
結果沒想到,最後還是露珠兒說了話非要見,我們這才見了的。
就看到了這捲髮藍眼珠子的小郎君來,我猜測該是和二郎說的那般,那婦人可能早前就和人有了這孩子來,為了把這孩子生下來,這才勾了王子恆去。
若是王子恆知曉這肚子裡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應是不會娶那婦人進門了。”
李三娘停了口,給眾人時間去消化這些事兒。
過了一會子,李三娘才繼續說:“唉,我現在就覺得,多虧了這婦人了,要不然我哪裡能這麼早早的就帶著露珠兒離開王家?
只不過,終究可憐了這小郎君來,也不知道王家會不會繼續養下去,認下這個孩子來。”
“若是王大郎心善,以王家的家業,養一個小郎君綽綽有餘。
且這孩子養上七八年就能做事了,王家也算不上虧。
只不過,這孩子在王家的日子該是不會好了的。”
別人家的事兒,就算是與露珠兒有些瓜葛,李三娘也是既不想管,也管不了的。
說過了這茬子事兒,眾人的話題就轉向了今兒個中秋家裡的團圓飯怎麼吃?晚上去不去看燈會?
說著說著,李母不禁就想到了遠在邊疆的李大郎來了。
“虎頭(李大郎)在外頭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
這家裡家外的,就他一個人兒在外頭,我這心裡就總是記掛著他。
唉,上回那兵士來收信的時候,說了只給送信,不給帶吃食衣裳啥的,要不然,給虎頭送點兒家裡做的小菜也是好的。”
李二兄一看李母這樣子,就趕緊轉移了話題去,“嗐,虎頭有本事,這是在外頭建功立業呢。
虎頭一定有福氣,那兵士不是說,怕不是明年就能來家了?
到時候虎頭回來了,阿孃可別光想著他,不疼小五他們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