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綜穿之孟婆來碗湯小說免費閱讀> 第203章 第十世 太子監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3章 第十世 太子監國 (2 / 3)

同年,皇帝指派毫無軍事經驗的訥親主持‘大小金川之役’。琅嬅讓傅恆勸說訥親推掉這個差事,但訥親卻認為這是他翻身保住地位的大好機會,於是領命出征。

訥親和岳飛後人嶽鍾琪赴金川后,先是小勝,然他與軍中張廣泗不和,兩人聯名彈劾張廣泗。張廣泗被押解回京之後,他又請朝廷增兵,準備圍困金川。然而勞師糜餉,收效甚微。弘曆再次派遣傅恆代替訥親之職。

次年,弘曆授訥親祖父遏必隆的佩刀於侍衛鄂實,讓其在監送途中命訥親自盡。

訥親死後,累及親族。琅嬅密令富察家門生在朝堂上為訥親的兄長、弟弟求情。並在弘曆提出為永璉另行賜婚時為鈕鈷祿氏求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鈕鈷祿氏得聖旨賜婚永璉在前,而訥親犯錯在後。鈕鈷祿氏先為皇家婦,其次才是訥親之女,且訥親之罪,不及妻女啊。便是民間也有‘三不去’的說法。永璉是臣妾的孩子,臣妾自然希望給他最好的,但如今若這般行事,不是逼著鈕鈷祿氏去死麼?”

弘曆道:“以她如今得身份,又怎麼配得上太子?即便不棄,也只能做個格格。若你實在喜歡她,便給她個體面,賜她側福晉的身份,也該知足了。”

琅嬅看向弘曆蹙眉道:“皇上,這可是亂家之始,無論將來誰為永璉嫡福晉,都難以心平氣和的對待這個原先的太子妃。實在不利後宅。皇上,臣妾不求永璉妻族顯達,只求他後宅和樂安寧。”

弘曆冷笑了一下道:“只要再選出來的人能如皇后這般‘賢良不妒’,永璉的後宅自然會安定的。皇后既然有此擔心,那麼這個人選就交給皇后來選定吧。”

弘曆說完,拂袖離去。

琅嬅雙手在袖下攥拳,不停穩定自己的情緒。“琅嬅,忍住,慢慢籌謀,直接弒君是大罪!忍住。”

人難免雙標,琅嬅自己因不愛弘曆而能坐視他姬妾無數。但放在自己兒子身上,她卻希望永璉的嫡福晉是對他有情的。因守孝和訥親一事,鈕鈷祿氏對永璉的感情已經從小女兒的短暫情思轉變成信仰寄託一般的深情。

所以琅嬅才覺得就這樣讓鈕鈷祿氏做永璉的嫡福晉也不錯,至少她能夠事事以永璉為先。

但如今這種情況,既然一定要換人,這件事情便,宜早不宜遲。

崇慶太后孝期過後,永璉就二十一歲了。這個歲數還沒大婚的皇子,除了永璉也就是康熙爺太子,先理親王了。

如今前朝因為這件事情,群臣人心浮動。原本許多支援永璉的人也開始動搖。琅嬅只能加緊行動。

四月選秀,弘曆為三阿哥永璋賜婚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為嫡福晉。

而琅嬅為永璉重選的福晉則是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吳金之女,西林覺羅氏。不論是吳金還是他的女兒,都在歷史上並不顯赫。琅嬅之所以選中她也是迫不得已之舉了。

吳金此人是滿人中稍有的科舉出身,才華是有的,極為推崇孔孟之道,但為人十分迂腐。也是因此,他十分堅定的支援嫡出的永璉,是忠誠的太子黨。而他的女兒......琅嬅特意在選秀的時候將人叫來看過。

吳金也算是個妙人了,他這個女兒幾乎就是比著女戒的條條框框教養出來的,且心性仁善非虛有其表是個有底線的。琅嬅從前不喜以規矩約束自己的女兒,如今卻不得不替兒子找一個規矩媳婦。只希望能因此而讓永璉的後宅安定一些。

次年五月,永璉大婚迎娶西林覺羅氏,一個月後側福晉鈕鈷祿氏入府。

等到永璉的嫡長子,弘曆已經丹毒入體,現中風之兆,口不能言,手不能書,積重難返了。彼時弘曆雖有心廢太子,重立青櫻養子永琪。但是太子既無過錯,且素來仁厚賢德,品行貴重,無被廢之理由。而且在琅嬅的多年籌謀之下,不論軍中還是朝廷,可以說太子黨幾乎遍佈朝野。

於是,皇帝病重,太子監國,署理政事,順理成章。

後宮之中,皇后兩位貴妃及眾嬪位以上妃嬪輪流侍疾長達三年,太子及諸皇子也每日前來請安,即便皇帝大多時間昏迷不醒,但眾人侍奉始終如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