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攤丁入畝,也就是將稅收放在土地而非人口上,越多土地便交稅越多,這是打壓世家、緩解土地兼併的一大重要舉措。
火耗歸公,現如今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的銀錢上交給朝廷,如徵納運往京城的米穀,被雀鼠偷食損耗,每繳納糧食一石,加耗兩鬥,也就是要繳納一石兩鬥。源於百度)
如今改革後,將耗損改為法定正稅,減少了人民的額外負擔。
另一方面,老八又提議增加官員的俸祿,畢竟俸祿太低,養不起家,也會讓那些本應該不貪的人,也不得不為了家裡的生活而沒辦法去貪汙受賄。
胤礽對此都在積極的考量與接納,召集了不少的皇子和重臣商議此事,不得不說,老四還挺有用的嘛,難怪當年皇阿瑪會選他為繼承人。
從他的心聲中,還聽到了‘官紳一體納糧’的制度,也就是官員鄉紳跟老百姓一樣服徭役和納稅,直接打破了官紳的特權。願與百度)
不過,這個要等到穩定政權之後才能做。
攤丁入畝,倒是挺不錯的,如果能打壓貪官惡紳,將他們兼併的土地再分發給老百姓,之前的那些高産量糧食,就能夠到老百姓的手裡了。
再加上開放了海禁,那些鄉紳也可以將自己的目光放在海外,而不是隻盯著老百姓手裡的一些土地。
胤礽覺得,攤丁入畝一事,還是頗為重要,也會引起大波動,幾位兄弟……也該動動手了,別總是想著下西洋。
胤礽:朕不能去,你們也休想跑。
“這關乎大清的未來和百姓的希望,諸位可不能夠散漫,知道嗎?”胤礽還是很相信皇阿瑪的教育,皇阿瑪親手教育出來的孩子,想必對大清……還有蠻有感情的吧?
但是,為了避免他們懶散和敷衍,想起了當年讓京中那些紈絝子弟去管理修路時的舉措,還是得讓關系一般的兩個人相互監督?
除了這個事情,平時也要處理其他很多政務,等忙完一段時間後,發現……皇阿瑪呢???
才知道,皇阿瑪……微服私訪去了,至於從哪個方向出發,他不知道!
可惡,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這麼任性?
……
以往都是向南出發,現在打算向西走。
從京中出發,不得不說,當年太子修路也做得挺好的,後來還從西洋那邊發明瞭什麼水泥,瞧瞧這路,嘖嘖嘖,像一塊又長又大的石頭,十分平穩。
首先經過的是河北地區,這片區域距離京城最近,農歷的陽春三月,冰已經開始漸漸融化,進入春耕準備階段,開始犁地了。
一家人在田裡,有人負責犁地,有人負責拿鋤頭弄渠溝。
看著忙碌的一家子在努力耕種,康熙看著也覺得動容,身為帝皇,他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人,還舉行過耕田禮,親自下地種過田呢。
馬車停下,他要去慰問一下大清的子民。
早早出發來耕田的老百姓看到一輛華麗對他們來說多幾個金銀吊飾就算華麗了)停在路邊,從馬車上走下來一個看著很威嚴的中年人。
站在那兒看著他們,淳樸的老農一家都以為是不是自己做了什麼錯事無意間惹著了貴族老爺,還是準備來強行收購他們的田地?
特別是那位老農,身為一家之主,在這個時候就該勇敢的站出來,有些佝僂的身影,緩緩走了過來。
在他走過來的時候,康熙身邊的人都警惕的看著這位老農,特別是那帶刀侍衛,手已經放在刀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