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已經做好了規劃了,現在不能說是太子殿下,是擔心那白蓮教和天地會來刺殺太子。
但,不可能真的不讓這些百姓知道,那自己和太子豈不是白努力了?等到離開時,到時候如果回京途中有人刺殺,哈,軍隊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先是一的抄家,再然後是買糧食,在賑災時,粥水管夠,如果是以工代賑的人,還煮成了飯,還有銅錢作為工資。
這些都是索額圖用金銀珠寶換來的銅錢。
至於在政務上,將來能做到索相位置的他,怎麼可能處理不了?
兩個多月過去,蜀中受災地區開始恢複,但接下來又該過冬,這一點胤礽他們也討論過了。
又是一條又一條政令下去,同時還得給他們尋些能過活的活兒,度過這一年的冬天。
受災嚴重的燕蘭村,老村長拄著柺杖,看著被再次建起的一座座房子,滿是感動。
村子裡的男人一個個都有活兒幹,日結的工錢本就不低,鎮上已經有糧食賣了。
聽說,欽差還派人每家每戶送木炭給他們過冬,“今年,日子算是熬過去了。”
“有欽差大人在,我們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旁邊一老婆子在那兒樂呵呵道,那些貪官都被砍了,欽差大人還說,要在他們這裡建個什麼廠。
還招人呢。
反正,她兒子現在有活幹,每天能拿二十個銅板回家,三個兒子就六十個銅板,再加上自家老頭子……
一發了工錢就去買糧食囤著,今年過年就不愁了,再加上分發的木炭……
開的那個廠就叫木炭廠,還請人種樹,說什麼植樹造林,什麼水土什麼失,她不懂,反正有錢,什麼活兒不是幹?
“希望欽差大人能夠一直留在這裡,就好了。”他們不懂太多,只知道有個好官,他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是啊是啊。”點頭,未來有盼頭,現在日子過得這麼好了,欽差大人一直留在這兒就好了。
“可是,欽差……不就是,得走嗎?不是這裡的縣令知府。”一個略懂的秀才皺著眉,他也是個憂國憂民的讀書人,自然知道一個好官的治下對自己有好處。
最起碼,自己能考上的功名,不會被人給用錢買走了,還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
“什麼?欽差大人要走?”
“真的假的?李秀才,你是不是聽到什麼風聲了?”
“欽差大人走了,我們怎麼辦?”
他們現在就只相信欽差大人,聽說那欽差姓什麼來著,印,印大人。
“我們去求他。”如果欽差大人走了,自己兒子在木炭廠裡面幹的活豈不是要被人搶了?
“對對對,我們一起去求欽差大人留下。”老頭子還被人安排去種樹呢,這工錢這麼高,還這麼簡單的活兒,誰樂意被搶走?
於是,在老村長的安排下,好幾個村的人,誰知道,路上還遇到了其他村子的人。
似乎,都聽說了這事兒。
紛紛來求欽差大人留下。
胤礽對自己忙碌的生活還挺滿意的,將這個滿是蒼夷的地區恢複過來,豈不是比自己留在京城替皇阿瑪批閱臣子請安奏摺來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