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讓身邊的親隨皇族子弟們,拿著頒下的旨意,去暗中測試那五名禁軍統領。
而曹邍則將朝中的一眾官員們細細地梳理了一遍,將那些伏王指派的大員一一記下。
這些人是要在控制伏王時,也一同被拿下得共犯。
皇帝暗中派出的親隨護衛們,暗藏著皇帝的親筆手諭,對護衛皇宮的五名禁軍統領進行了逐一試探。
經過了數日地探試,這些親隨護衛們給皇帝帶來了好訊息。
那五名禁軍統領裡,有四人是可信賴之人,只有一名禁軍統領的態度比較【曖】【昧】。
雖然那名禁軍統領做出了效忠皇帝的表態,但是其話語和行為,卻證明其有極濃厚的觀望情緒。
皇帝和曹邍一番商議後,覺得此人應該是立場不夠堅定之人。
不過若是要將其換掉,那他肯定會立即倒向伏王那邊。
若如此,則剿除伏王的行動必將敗露。
若圖省事直接將之除掉,那還需準備下許多的言語,去小心應對那名大都統和伏王的盤問方可。
一旦言語不當出現了紕漏,同樣會暴露出隨後的行動。
所以殺人只是萬不得已之下的最後一招險棋,能不用就應當盡量避免。
思之再三,為了保險起見,曹邍覺得暫時不動他,而是讓皇帝派出五名親隨,分佈到這五名禁軍統領身邊去。
一來是為了便於行動時統一號令,二來則是起到監視的作用。
若發現那名立場不堅定的禁軍統領有異動,那時再將其立即除掉即可,隨後由那名親隨擔負其禁軍統領之職,去統轄那一營的兵甲禁軍。
皇帝聽後,也是點首贊許,一切就依著曹邍設計去辦...
做好了這些事情,曹邍開始著手解決伏王身邊兩個最為難惹的人物,莫南天和莫驚天兄弟了。
曹邍想到了南翰離臨去前曾對其說過,對於這兩人,應該分而治之。
南翰離臨走前曾經交給過曹邍兩封書信,那兩封信有一封是寫給曹邍得,另一封則沒有署名。
曹邍在將事情彙報給皇帝後不久,就將寫給他的那封信箋取出來看過了。
當時曹邍一看寫給他的那封信,當即讓他喜上眉梢。
南翰離在信箋內詳述了他對漠北三雄的看法,認為這漠北三雄的老大莫南天,雖是難分正邪,但是其極為看重兄弟手足之情!
而莫驚天由於和黯月公子關系【曖】【昧】,所以比莫南天要難把握些。
不過既然莫南天看重兄弟之情,就正好加以應用了。
南翰離在信箋中告訴曹邍,漠北三雄中莫北風之死,實際上是被黯月公子和朱羅國的武者們給暗殺得!
具體來說,南翰離傾向於黯月公子借用西飛雲之名,在莫北風返回丹桂城的路徑上,擊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