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境大修士與四境修士之間的差距,絕不是明面上簡簡單單的等級之差。
心神與神念之間,就猶如一滴水與整個汪洋的對比。
概因五境知神境的神念,已經是觸及神魂的邊緣,窺視到了另一方的天地。
與前三境到四境之間的質變一樣,這五境其實又是另一種質變。
只是不同四境那般內氣到真氣的轉變,能夠越過這道龍門達到此境者,遠比三境入四境難上太多。
不然以言信這種數百年一遇的絕世天才,都需要四年方能破境。
這之中的奧妙與艱辛,委實是難以一言道盡。
就猶如顧書冷眼前這位老人,來自於不知名宗派,但年輕時天賦極好,只是不知為何在進入五境之後,不單單選擇了走入‘修劍’,更是走了一條尤其偏門的道路。
劍魂道。
通常來說,三境往後都沒有下境與上境之分,只有強弱之區。
但在五境時,也有人喜歡將‘神念’的修成分作三個小境界,知神、守身、固神。
等到三個小境界圓滿後,才能固心守神自成一方“識海”,身心與神魂俱是牢不可破,再無心魔能侵。
但是‘劍魂道’卻是大不相同,完全是沒有這些概念,甚至是顛覆了以往劍修的修行方式。
這種‘以神養劍’手段既霸道又詭異無比,並非是固心守神,而是將神魂分裂。
分裂出來的‘魂’即是一身‘劍道’精華,透過不斷的蘊養直至圓滿,屆時人之神魂即是劍魂,人之神念即是“劍念”。真正做到“手中無需有劍,我心中神中自有劍魂劍魄。”
劍魂道之所以強,並非有多麼的強橫勢不可擋,而是他們的手段既難以抵擋,又防不勝防。通常與之對敵幾乎都難以察覺便已經中招,尤其可怕。
這種由當初劍首 江月樓開闢出來的道路,不僅僅是廣受追捧者投身修煉此道,更是為天地劍道多憑添一份氣運,由此劍道便開始獨樹一幟。
於是,天下許多修行此道者,大多喜歡將第五境知神境喚作“劍魂境”。
因為只有修成神念,初窺神魂邊緣,方能開始有能力摸索此道。
眼前這位臨淵閣的趙姓“大劍修”,其實私底下更是一位專研了劍魂道數十年的魂劍修。
顧書冷雖說也已算踏入第五境,心神已經轉換為‘神念’,但也只是初窺知神的第一小步。別說是‘識海’未成,就連神念外放都難以做到,如何抵擋這位劍魂小成大劍修的認真出手。
那種不可抵擋的‘過招’當下就高下立判,他只覺得一瞬間就已經身處令一座天地之內。
睜眼一看,發現這裡天空一片灰暗,大地死寂無聲。只有綿延不知盡頭的黑色與灰色,與前一刻的喧鬧的早餐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裡除了壓抑的顏色與氣息,只有劍,無數的劍。
這些劍似乎遵著某種軌跡漫天穿梭,密密麻麻的如同蝗群一般飛掠。令人神魂俱裂的劍意充斥著這片天地,蕭殺無處不在。
顧書冷只需一眼就便已認出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就緊閉雙眼,神念開始在堅守本心。
他甚至都不敢多看一眼,能夠挺住一把把無形的‘劍’穿過身體後站穩不倒,已是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