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道:
“他是個君子,我聽叔父說了幾句朝廷的訊息,當今那位,也不知是鬆懈了還是如何,越來越荒淫,如此上樑不正下樑歪,朝廷肯定也是黨派紛爭不斷,他若不願意趨炎附勢,自然就被排擠了。”
彩鳳對這位小少爺的老師還是有印象的,遂笑道:
“姑娘說的是,當初你想送盤纏,怕他拒絕,還特意用金線繡了詩句。”
白露也想起了從前的事情,面露笑意道:
“是啊,說起來當初新皇還未繼位,他沒有立即科舉,聽說四處遊學,還來過蜀地,”
頓了頓又呢喃了一句,
“還真是緣分了……”
倆人後頭也沒再說什麼,便歇下了。
第二日崔洪將銀子取來交給崔老大,他一般喜歡攢假期,所以今兒還是休假,為了崔洪的事兒,只好先回城裡,忙活了一天,才找齊了十個人。
晚上先請他們去了酒樓,然後把穎娘準備好的文書拿出來,一份是關於保證金的,一份則是舉薦書了。
崔老大也將崔老二和崔洪叫到了場,當面把銀子分給眾人,然後請大家夥兒在保證書和舉薦書上分別簽字摁手印。
保證書崔老大拿著,而舉薦書則給了崔洪,次日崔老大還有一天假,便又回了月兒村。
中午大家夥兒都聚在董家的偏廳,聽完了經過,穎娘不由喜笑顏開道:
“終於把這家人送走了~”
崔老爹也嘆口氣,聞氏倒是真的開心:
“其實老二家過的好,對你們也好,怎麼說也是親兄妹啊!”
穎娘懶的爭辯,倒是白露,回織坊時特意單獨找到崔老大,道:
“大伯,這位李推官,當年於我家有恩惠,但我畢竟是個女子,再說人家為官我為民,貿然攀附不好,請大伯替我留心這位李推官一二,若是他有什麼困難,請盡快帶個信給我。”
崔老大笑道:
“這好辦。”
白露又拜託他一定保密,家裡其他人都別說,這才離開了。
結果一個多月後,崔老大沒傳什麼訊息回來,送去蔣家的其中一個探子,卻發了一條跟李啟相關的訊息回來。
原來從蜀地送往外頭的織錦,因為有錦宮這種朝廷直隸的機構在,其他相關貨物,除了要去當地官府開貨物運輸的路引,還需要去錦宮報備。
說來說去,就是朝廷知道這蜀錦賺錢,想一家獨大,就不準民間送同樣的貨品出去。
但蔣家自然不同,在本地經營這麼多年,早把錦宮的大小官員籠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