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爺爺對不起,我之後給您買張新桌子好了~”
崔老爹笑道:
“無事、無事,回頭等老大回來,修一修就成了。”
窈窕將那掉下來的桌角說好,這時聞氏出來了,見這情形不由問道:
“這是咋了,跟他們動手了?”
窈窕連忙道:
“不是,我是嚇唬嚇唬他們而已。”
崔老爹也幫著解釋:
“你那個侄媳婦難纏的很,還好這閨女把他們嚇住了,”
頓了頓喟嘆道,
“二弟年紀大了,人也糊塗了,跟兩個小輩一起胡鬧……”
聞氏聽了不好意思,知道老伴兒這樣說是給自己留了個面子,當年為了幫扶孃家,崔老爹也是盡心盡力。
說起來,若不是她親弟弟依然健在,他們崔家還能跟聞家這一支有多少聯系?像聞大弟夫婦因為早逝,跟那一支聯系就少多了。
現如今不想他們回報,卻還惦記著從他們身上搜刮東西,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聞氏道:
“以後他們再來,也別管他們了!”
崔老爹嘆口氣道:
“我們還能活多久,還能管多少,今兒沒找到老二剛好,這事兒就給他們自己鬧去吧。”
聞氏冷哼一聲,道:
“還有那個老二,以後也別讓他回來了!”
之前因為崔洪成親騙聘禮的事情,崔老爹夫婦是心裡十分有芥蒂,後來崔老二為讓崔老爹幫他找私鋪做管事,那叫一個殷勤,每隔三四日就回來。
有時候不好請假,寧願趕關城門前一刻出來,在家裡過一夜,第二日一早又趕回城裡去。
這般兩個月後,崔老爹終於收不住了,畢竟是親兒子,終於賠著老臉,幫他託人求情找了個私鋪大管事做。
其實那時候崔洪雖然能織布了,但手藝並不好,以他這般就算能進錦宮,也只能做個小師傅,但崔老二考慮自己出去能賺的更多,所以只要崔洪能先進去就行,手藝以後可以慢慢練。
崔老爹哪裡能不明白,雖然錦宮出去的師傅很有體面,但蓉城因為聚集了蜀地幾乎所有好手藝的織匠,所以想出去混個工不難,想做管事就難了。
幸好崔老爹後來雖然因為身體,不出去做工了,但還是認識兩個人,加上崔老二手藝還過的去,又恰好越到這麼個空缺,便在上個月出了錦宮。
從此再也不見二房家的人回來,就是中元節祭祖時,也沒見個問候聲。
此刻聽聞氏提及,崔老爹也很傷心,窈窕本不好插嘴,但聽到這裡實在聽不過去了,便安慰道:
“聞奶奶、崔爺爺,別生氣了,兒孫多了肯定不可能完全一樣,反正你們跟著崔叔、王姨過,只要他們跟阿峰三兄弟,還有穎娘董先生孝順你們不就好了。”
一提起他們,崔老爹確實得到了寬慰,聞氏卻暗自悔恨,對以往的偏心眼和愚蠢難受,崔老爹看出了,便扶著她往後院屋子裡去,準備等沒人再安慰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