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的保護,不見絲毫起色。而隨著棲息地的減少、破碎和種群數量的銳減,它們的情況越來越不容樂觀。”
“現在看來,可能還是環境問題。朱䴉在李家溝的孵化率頗高,這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因此對於更適應此地氣候生態的綠孔雀來說,我們覺得在李家溝實施遷地保護,或許是它們最後的希望。”
這話本身說得就異常悲觀,李君閣不由得問道:“這東西到底還有多少隻?”
陳一言說道:“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的綠孔雀,已經確認滅絕了。全世界的數量目前還不清楚,而在我國,已經不足四百隻。”
李君閣大驚:“靠!熊貓都不止兩千吧?”
陳一言說道:“是的,所以滇省種綠孔雀,其實比熊貓還要珍稀得多。”
李君閣說道:“那就沒問題了,我們這裡盡管讓綠孔雀來破壞,最好來上一百隻,破壞多少我們都能從遊客那裡找補回來!”
瞿院士有忍不住來氣:“美得你!先把這十隻養好了再說!”
李君閣還沒好氣呢,你要多給我來幾只,我還可以找機會作弊,數量太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慢慢來,就跟林麝一樣,那得弄到猴年馬月去了。
不過這事情沒處講理,李君閣只好說道:“那行,那我們把孔雀送到家禽場去吧,這事情得抓緊,眼看交配期就要到了。”
“這玩意兒估計和雞的習性差不多,養雞可不是吹,我李家溝絕對是一把好手!”
陳一言對瞿院士笑道:“瞿老,你說二皮是半個專家我現在有些相信了,他對雉科鳥類的習性相當瞭解。”
三人上了電瓶車,朝著忘憂谷家禽場駛去。
綠孔雀早被送來了家禽場,王宏光已經在門口等著了,還有李君閣來十次能遇到九次的苗娃。
這批綠孔雀估計也是人工繁育出來的,對家禽場這樣的環境並不陌生,兩雄八雌分為兩個群體,分別飼養在兩個禽欄裡邊。
當然為了防止飛逃,飛羽是經過修剪的,同時為了方便運輸,雄孔雀的尾羽也被處理了。
陳一言都沒顧得上檢視孔雀的狀態,先被禽場的珍禽給驚著了:“這……這麼多白鷳?不對有一些是白馬雞……哈還有錦雞,角雉……等等,剛剛跑過去那群……那是……那是黑頸長尾雉?”
李君閣得意洋洋:“怎麼樣?我們養這個養得不錯吧?接下來我們準備弄一個珍禽島,讓大家可以集中觀賞這些鳥類。”
陳一言說道:“不錯不錯,哎呀豈止是不錯,哈哈哈這簡直就是我搞研究的聖地啊……”
瞿院士說道:“可得了吧……小陳你沒有發現禽場鳥類的密度太大了?”
李君閣說道:“我們準備在今年産卵期之後,從這裡分一半出去放歸保護區,剩下的那些,一半去搞珍禽島,一半在這裡繼續繁殖。”